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知道要永遠珍愛自己

作為家長,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一直扮演著教育者的角色, 但是家長們是否知道什麼是教育的目的?如果對這個問題不甚明瞭的話, 那麼一切教育行為都成了無源之水。 教育的目的其實很簡單, 不過是為了孩子未來的生活打好基礎, 作好準備罷了, 這是所有教育行為的起始點。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 就有了自我意識。 他們在三歲左右, 就開始注意自己的長相了, 他們經常對著小鏡子, 認真地觀察自己的五官, 到了七歲左右的時候, 孩子們喜歡暗地裡跟其他的小夥伴進行比較, 希望自己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心智上,

Advertisiment
都能遙遙領先。 當孩子步入集體生活的時候, 他們會對自己或模糊或清晰的定位, 這個時候, 孩子真正心理上的自我認識就開始了。

孩子童年時對自己的心理定位, 將會成為孩子性格的基石。 家長應該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珍愛自己, 不要因為外界這樣那樣的干擾而動搖。 這個世界是寬廣而包容的, 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未來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都能扮演自己中意的角色, 角色本身並沒有高下之分, 關鍵是自己是否對這個角色有感覺, 是否能全心全意地投入進去。

讓孩子懂得什麼是愛

在生活中, 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類孩子, 他們的父母沒有什麼文化, 老師也只是一些文化不高的泛泛之輩,

Advertisiment
但是這些孩子卻表現出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勇氣, 並且長大後在很多領域都做出了不凡的成就。 他們及寬容又有愛心, 既勇於拼搏又謙虛低調, 他們身上的一切, 都讓別的父母豔羨不已, 讓人忍不住發問:是什麼動力促使他們做出如此輝煌的事業?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取得非同尋常的成就?教育專家告訴我們, 是愛的力量。

物質的缺乏和文化的閉塞雖然讓他們的生活更為艱辛, 但是它們卻無法阻攔愛的傳遞。 這種愛, 來自于他們善良而辛勤的父母, 以及他們淳樸的老師, 和都市里的有錢人比起來, 他們可能沒有多少銀行存款, 但是他們卻有源源不息的愛以及為愛所作出的無悔付出。 他們長久地辛勤勞作, 毫無怨言,

Advertisiment
他們不懂什麼大道理, 只是用自己的身體言行來潛移默化地教化他們的孩子。 那些抱怨生活的人, 不妨去想想耶穌所經歷的一切, 以及人們因為愛所承受的苦難, 就會知道愛的力量是多麼的大。

因此, 在兒童教育方面, 最應該受到重視的就是愛的教育, 讓孩子們突出的棱角和尖銳的矛盾在愛的呵護下得到化解, 讓孩子們懂得什麼是愛, 這是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

美好教育認為:父母與其用大而無當的言語教化孩子, 不如用這些愛的行為來感化孩子, 因為只有這些飽含著愛意的高尚行為, 才能在孩子心中形成無法磨滅的記憶, 並且影響他的一生。

在每個人的心中, 都有這些關於愛的記憶。 這些記憶是積極的前行動力,

Advertisiment
來自默默的母親, 來自百折不撓、像戰士一樣的父親, 來自仁慈的祖父, 來自嘮叨的老祖母, 來自質樸的教師。 這些關於愛的記憶, 彙集在一起, 就好像天空中閃亮的繁星, 照耀著孩子的人生道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