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在體驗中成長蛻變!

現在很多爸爸媽媽的心態有點像那個廚師, 孩子一考試, 就說好好考啊, 考不好我回來揍你, 孩子一緊張, 果然沒考好。 有個孩子說過去考試後是單打, 現在是男女混合雙打, 媽媽說你給咱們家多考一分, 給咱們省下三到五萬塊錢。 自從我上學後, 父親就變成了掙錢機器, 我就變成了掙分的機器, 我們家沒了快樂, 變成戰場。 我們今天的家長就盯著“分”不放, 於是孩子為了分不擇手段, 你們想過這個後果嗎?有的孩子因為成績排名在後而跳樓, 重點學校很多時候發生這種現象, 我們在乎的是孩子的結果,

Advertisiment
忽視孩子的過程, 結果往往都不好。

家長們的急功近利, 以為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 孩子其他的需求根本不去管。 而人的成長有多方面的需求, 不是單打一的智力的發展。 現在有很多孩子學習成績雖然很好, 可是因為心理發生了問題, 結果最終也考不上大學。

這些孩子不是沒有能力, 而是因為非智力因素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要讓孩子成為一個人格完善的人, 而不僅僅成為一個成績好的學生, 就要讓孩子有豐富的人生經歷, 既要有成功的經歷, 也要有失敗的經歷。 家長要對孩子一生負起責任, 那就要想明白你培養的是一個孩子, 而不是一架考試的機器。 反過來說, 心態很好、充滿自信的孩子, 也一定會成為各方面都優秀的孩子,

Advertisiment
也一定能考出好的成績, 考上好的大學。

家長千萬不要和孩子說:“什麼都不要你管, 你給我考第一就行了。 ”這是大錯特錯。 沒有經歷哪有經驗, 沒有經驗哪有本事啊。 所以讓孩子多經歷些事情。

都說現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 經受不起挫折, 這是因為家長不給他們接受磨煉、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機會。

有的家長是“生了男孩怕學壞, 生了女孩怕受害”, 但意想不到的傷害天天都可能發生, 過度的保護帶來的是孩子的無能。 從小吃得苦中苦, 將來才能少吃苦。 今天的孩子將遇到巨大的適應社會的問題, 今天家庭教育的問題已經凸現出來, 我們光顧著照顧, 研究生到了二十歲只知道在家吃膨化食品,

Advertisiment
什麼也不幹, 該長大而沒長大, 沒讓他做應該做的事情, 你能替孩子做事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長, 這是今天特別應該引起學校注意的事情。

我們夏令營曾出現過這樣的孩子:有個男孩很漂亮, 上四年級, 有一天他哭了, 我們問他怎麼回事, 他說大孩子欺負他。 他從小和他媽一個被窩裡, 到了營地他住上鋪有些害怕, 到了晚上他就鑽到大男生的被窩, 人家一腳給他踢出來, 說他是同性戀, 他就哭了。

我和他媽說:“怎麼能讓這麼大的男孩睡在你被窩裡?這有兩大害處:第一影響你兒子健康成長;第二影響你和丈夫的幸福生活。 男孩子不能圈養, 只能放養。 ”圈養的孩子很難成器, 要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 孩子要有自己的被窩, 不要和爸爸媽媽一個被窩。

Advertisiment
孩子要想和爸爸媽媽擁抱, 可以在睡覺之前, 這種孩子獨立意識才能更強一點。

家長可以包容孩子, 讓家成為孩子最後的港灣;可以理解他, 讓他找到溫暖和安全感, 在彷徨和沒有出路時, 給他指條路而不是給他一堵牆。

我送給孩子們三句話:

一是,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別人幫忙, 要別人幫忙你就失去了一個鍛煉的機會;

二是, 家裡的事情幫助做。 越早學會做飯、收拾屋子越好, 離開父母也能生存。 你老不讓孩子做, 讓保姆做, 你的孩子走向社會就膽怯;

三是, 大家的事情搶著做。 別怕吃虧, 人要想成功, 一不怕吃苦, 二不怕吃虧。 他不幹, 你幹啊, 你幹你就有經驗了, 經驗才是人自己的財富。

我再給爸爸媽媽講三句話:

一是,

Advertisiment
嬌生不能慣養。 男孩子可以嬌生但是不能慣養, 要放養;

二是, 自作必須自受。 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父母不要對孩子的錯誤承擔責任, 這樣他才有責任感。 不要給那些哭鬧的孩子任何好處, 讓他知道他做得好的時候才能得到好處, 這樣的孩子才能懂理;

三是, 獨立必須自主。 必須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