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在表演中學會思考

戲劇是一種藝術形式, 西方兒童戲劇的文本是經過修改以適應兒童參與的需要, 其目的不是娛樂, 而是鼓勵兒童思考問題, 感受各種情感。 這時的劇場成為教育的空間, 兒童既是觀眾又是演員, 他們不受限制約束可隨時給演員提供建議, 年齡愈小的兒童表演的會愈自然。 這時的孩子就成為演員、觀眾、導演、劇作家、舞臺設計者、評論家等。 他們會在一個虛構的世界裡探索和檢驗自己的想法、同他人的各種關係, 借用戲劇的表現形式積極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從這樣一個有趣的領域中, 孩子能夠感受到世界、體驗到快樂;並且在假裝扮演中孩子能分享到別人的感受和認知,

Advertisiment
會逐漸改變他們對周圍事物的偏見。 可見西方兒童的戲劇教育充分關注到了兒童的參與性、主動性、創造性, 最大程度地吸兒童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美國的兒童戲劇學者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提出了“創造性戲劇”。 美國學者艾林納・蔡斯・約克對創造性戲劇帶給兒童的作用進行了總結, 具體包括創造性、敏感性、流暢性、靈活性、想像力、情緒穩定性、社會合作能力、道德態度、身體平衡協調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就其中的創造性而言, 兒童在創造性戲劇活動中, 要把自己完全放置到某一個角色上, 自由地表達自已內心深處的思想、感受, 這樣使得孩子自身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Advertisiment

美國兒童戲劇學者麥凱瑟林進一步強調創造性戲劇是通過戲劇培養兒童的批判性思考和創造性表達, 即關注兒童在戲劇中面臨各種矛盾、衝突、問題時的應變能力。 比如在一次“冬天裡的小鳥”的創造性戲劇主題活動中, 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一隻受傷的小鳥遇到了自私的樹和友好的樹, 由兒童設想接下來發生的故事情節, 裝扮成受傷小鳥的兒童面對傷痛、寒冷、饑餓, 想辦法尋找幫助, 而面對受傷小鳥的大樹也會有他們自己的想法。 創造性戲劇正是通過兒童在戲劇扮演中嘗試各種解決辦法, 促使兒童在“演戲”中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各種關係和問題,

Advertisiment
從而豐富了兒童的各種經驗。 因此, 創造性戲劇的教育目的不是戲劇作品的創造, 而是通過戲劇來培養兒童的批判性思考和創造性表達。

治療戲劇在兒童戲劇教育領域的出現, 更加有力地證明了戲劇的心理治療價值, 尤其對有心理障礙的特殊兒童。 維也納的莫利諾博士用戲劇來做兒童的心理疏導手段。 他讓兒童玩一種“即興戲劇”的遊戲, 先確定一個故事, 比如格林童話的“小紅帽”, 讓孩子們各自扮演一個角色, 他們不必背臺詞, 而是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 揣摸角色的心理, 自己創作對白;指導者可以隨時為其做些提示或引導, 並對孩子們的活動進行心理分析, 莫利諾博士發現, 對許多孩子來說, 隨著表演次數的增加,

Advertisiment
攻擊性強的孩子變得會越來越平和, 膽小緊張的孩子則變得越來越勇敢了, 並使孩子們的情感得到釋放和宣洩。

戲劇作為促進兒童發展的手段, 對兒童的認知、社會適應性和情感等心理的健康發展有其特有的教育作用。 在家庭中, 我們也可以嘗試這種教育方式, 設定一個主題, 可以是童話故事, 或者是身邊發生的故事, 由孩子和家庭成員擔任不同的角色, 讓孩子在這種藝術表演的形式中學會思考、學會生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