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在玩樂中掌握數學概念

張麗芬老師提到有一個研究生就調查父母親會利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機會提供幼兒數學經驗, 結果發現, 父母親會使用很多機會, 例如教孩子認得生活用品上的數字(遙控器、計算器、磁鐵、車牌、門牌或招牌上的數位), 念數位(例如從1念到100), 倒數(例如從10念到1), 念唱含有數位的歌謠, 點數東西(樓梯、車子的輪胎、糖果、錢幣、卡片、骰子的點數), 理解順序概念, 請孩子計算錢幣, 加減運算概念的生活事件等。 而這些活動就是孩子平常就在做的事情, 通常也是孩子有興趣的。

另外, 孩子在遊戲時, 也會使用很多數學能力,

Advertisiment
例如有研究觀察孩子在玩時的情形, 發現孩子有46%的時間在進行與數學有關的遊戲, 例如把東西分類、點數手邊的物品、或探索形狀。 其實, 我們的環境中充滿了與數學概念有關的事件, 爸爸媽媽只要能辨認出這些機會, 就可以加以引導。

放輕鬆、保持好玩的心態

相信爸爸媽媽對適合孩子學習的數學內容已經有些瞭解, 接下來就是要用什麼態度和技巧來引導孩子呢?

在心態上, 首先, 請瞭解, 你不必是數學奇才, 才有能力教孩子學數學。 請不用擔心自己的數學不好要怎麼教, 孩子需要的是能促進他們數學興趣的成人。

而且你本身就是孩子的學習楷模, 如果你本身對數學的態度是負面的, 別忘了, 也會把這種態度傳給孩子。

Advertisiment
所以首先, 你要認為它是好玩的, 也要讓孩子覺得:數學是可以玩的, 數學是有趣的。 學習時間長短不是最主要的考慮, 也不必硬性規定每天一定要有多少「數學時間」, 這樣才不會對你和孩子造成壓力。

可以試試以下做法:

1.有興趣的活動和遊戲

玩和遊戲是孩子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式, 孩子都喜歡和爸爸媽媽玩遊戲, 所以爸爸媽媽不用擔心遊戲是不是有教育性, 只要隨著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讓孩子對數學好奇, 體會數學的樂趣, 而不是苦差事。

有些遊戲很適合和孩子一起玩, 例如一副紙牌就可以玩很多遊戲, 比大小、抽鬼牌、接龍、撿紅點等。 還有一些盤面遊戲, 例如大蛇棋, 大富翁, 也可以讓孩子學習認讀數字、點數、數位之間的關係等。

Advertisiment
數學本來就可以和許多活動結合, 如果能利用孩子有興趣的活動, 在這些活動中加入數學的原素, 也能水到渠成。

此外, 研究發現, 在孩子有興趣的閱讀繪本故事中, 適時介紹數學概念或數學語言, 就可以增加孩子的數學能力。 下次在念故事書給孩子聽時試試看, 例如「毛毛蟲吃了3個李子, 讓我們來數數看是不是3個, 1, 2, 3, 真的有3個李子!」也拉著孩子的手數數看, 「他們排隊要去游泳, 誰排第一個?」。

2.讓孩子主導, 先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本來就對很多事情很好奇, 拿到玩具時, 不免先把玩一番, 玩具本來就有很多玩法, 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玩法, 父母親不妨先看看他到底怎麼玩, 從孩子的玩法去推敲他目前的所知所能,

Advertisiment
瞭解他可能知道什麼, 再作引導。

父母親不必急著告訴他要怎麼玩, 也不必太急著看到玩玩具的成果, 有時太著急反倒適得其反, 不只帶給自己不必要的壓力, 也減少讓孩子玩的興趣。 要記得學習的主角是孩子, 多點耐心, 跟隨孩子的歩調, 讓他主導, 先滿足他的好奇心, 再適時給建議。

3.讓孩子透過實際操作和具體經驗來學習

數學是抽象概念, 而抽象概念是很難用語言直接教給另一個人, 更別提物件是個小小孩。 數學概念會用符號表示, 但是這些符號對孩子而言有如另一種語言, 如果沒有賦與意義, 往往不容易瞭解或記住。 所以如果你說了半天, 孩子還是似懂非懂時, 試試看把積木、花片或任何可以取得的東西拿出來,

Advertisiment
讓孩子透過實際操作和具體經驗來學習, 孩子的印象會特別深刻。

這倒不是說爸爸媽媽必須去買所謂能開發孩子數學能力的昂貴益智教具, 實際上不用特地買昂貴的教具, 家裡隨手可得的用品就可以。 另外, 有些父母親會禁止孩子用手指頭計算, 因為太慢了, 但是孩子還是會偷偷把手背在背後算, 事實上, 孩子的學習是從具體進到半具體, 然後才是抽象概念!

現今市面上也有許多幫助孩子學習數學概念的影片或電腦遊戲, 估且不論孩子有沒有能力操作電腦, 電腦螢幕上的圖片雖然吸引人, 不過那也只是半具體的圖片, 與其讓孩子看著電腦上的蘋果比較大小, 不如拿出真正的蘋果, 不只能實際看到大小,還能感受到重量與香味,還能嘗一嘗,孩子也能得到比較多資訊。

4.從生活中學習數學,也將數學使用於生活中

生活裡自然就提供了很多學習數學的機會與活動,例如生活中的購物、分東西、收玩具等,而且是對孩子有意義的學習機會,有意義的情境下的學習效果更大。透過這些活動也會讓孩子瞭解,數學與生活是有相關的。

例如,烤餅乾活動中就有很多數學與科學概念,要拿幾個雞蛋?秤多少麵粉?加幾杯水?放幾匙糖?先做那個歩驟?再做那個歩驟?要把餅乾作成什麼形狀?烤幾分鐘?烤好的餅乾打算要分給誰?孩子還能親眼看到從材料變成餅乾的過程,過程中各種材料的變化就是最好的科學經驗,而且最好的莫過於做完後還能立即享用,孩子一定喜歡。所以數學就存在生活環境中,只要你能留意,並把握孩子有興趣的時機,自然地加以引導就可以。

不只能實際看到大小,還能感受到重量與香味,還能嘗一嘗,孩子也能得到比較多資訊。

4.從生活中學習數學,也將數學使用於生活中

生活裡自然就提供了很多學習數學的機會與活動,例如生活中的購物、分東西、收玩具等,而且是對孩子有意義的學習機會,有意義的情境下的學習效果更大。透過這些活動也會讓孩子瞭解,數學與生活是有相關的。

例如,烤餅乾活動中就有很多數學與科學概念,要拿幾個雞蛋?秤多少麵粉?加幾杯水?放幾匙糖?先做那個歩驟?再做那個歩驟?要把餅乾作成什麼形狀?烤幾分鐘?烤好的餅乾打算要分給誰?孩子還能親眼看到從材料變成餅乾的過程,過程中各種材料的變化就是最好的科學經驗,而且最好的莫過於做完後還能立即享用,孩子一定喜歡。所以數學就存在生活環境中,只要你能留意,並把握孩子有興趣的時機,自然地加以引導就可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