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和諧的氣氛下就餐

英國人最講究兒童在進餐時良好行為的培養, 通過餐桌, 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父母鼓勵孩子從小獨立進餐, 而且要求把所盛的飯菜吃乾淨, 不要留給其他人吃。 在與孩子就餐的整個過程中, 餐桌氣氛十分和諧。 作到既講究食物的衛生和餐具的清潔, 又重視餐桌上的氣氛和進餐時的兒童心理衛生。 其結果, 利用餐桌培養了寶寶的良好行為, 又增進了孩子的食欲、促進消化, 很有裨益。

在我們身邊, 有些家長不注意餐桌的氣氛與進餐時孩子的心理特徵, 按著自己的想法, 隨心所欲, 為了讓孩子吃快,

Advertisiment
家長端著飯碗, 追著孩子餵飯, 吃到後來, 飯全涼了, 這樣逐漸養成了孩子的依賴心理。 有些家長過分遷就孩子, 讓孩子邊吃邊玩。

有時孩子會由於某些原因(身體不舒服或上頓吃得過飽)而食欲不佳, 這時, 家長要有耐心, 這時不要催促或責備他, 更不要強迫孩子吃飯。 強迫孩子吃飯, 往往容易導致孩子, 甚至對吃飯的反感。 到不如這頓讓他餓一餐, 也許下頓會吃得更香。

還有些家庭, 由於孩子做了錯事, 或成績不好, 或因某種原因不想吃飯, 都成了家長在吃飯時訓斥、指責的“導火線”。 家長一邊吃飯, 一邊數叨, 甚至罰站、罰餓、打罵, 使孩子戰戰兢兢, 聲淚俱下。

總而言之, 餐桌氣氛對兒童進食與心理行為的培養大有學問, 作為家長應避免“餐桌上的論戰”一到吃飯時,

Advertisiment
便一邊吃飯, 一邊嘮叨。 或是飯一端上桌, 便開始爭論不休, 導致孩子心情不快, 影響食欲, 久而久之會誘發症或營養缺乏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