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勇敢的去嘗試


如何應對孩子不衛生的行為

第一類:不衛生行為

*喜歡摸鞋子, 甚至往嘴裡放

媽媽態度參考:寶寶在用嘴來感受事物, 媽媽應給予理解溫柔地制止41%冷眼旁觀19%嚴肅制止1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7%

*喜歡擺弄洗滌用品或化妝品

媽媽態度參考:把危險品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溫和地制止12%嚴肅地制止23%馬上拿開65%

專家意見:讓孩子安全的生活是父母的職責

對於寶寶來說, 最可靠的感覺器官就是嘴了, 所以用嘴來確認各種事物是理所當然的。 但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安全和乾淨的問題, 所以父母一定要收拾好周圍的各種物品。

Advertisiment


孩子屢教不改的破壞行為
第二類:破壞行為
*把紙巾從盒中一張張抽出來, 把剛剛疊好的衣物全部弄亂
媽媽態度參考:只要不給大人惹麻煩就讓他盡情地玩吧!溫和地說他一下82%冷眼旁觀16%嚴肅地制止2%
專家意見:孩子其實是在試探父母的反應
孩子到了1歲左右好奇心就會萌發, 無論什麼都想試試看。 當孩子某件事情感興趣時讓他盡情地玩是很好的態度, 但是媽媽感到有危險的時候, 一定要明白地告訴孩子“不行”。 一兩歲的孩子對成年人的表情十分感興趣, 自己一淘氣父母就會吃驚地眼睛滴溜溜地轉或是發出驚叫, 這些反應在他眼裡都是很有趣的。 等孩子到了兩三歲時, 就能夠通過表情和聲音判斷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Advertisiment
所以, 媽媽請耐心地處理喝等待吧。
親子課寶寶不配合怎麼辦
第三類:不配合行為
*哭鬧, 拒絕媽媽換衣服和換尿布
媽媽態度參考:最理想的是抱著一種遊戲的心理來處理令人心煩的場面溫和地說他一下47%冷眼旁觀21%嚴肅地制止2%看當時的心情了30%
*挑食不吃飯或邊吃邊玩
媽媽態度參考:除了告訴孩子“你應該這樣做!”溫和地說他一下25%沉默等待23%嚴肅地制止6%隨他去吧46%
*把玩具拿出來以後不收拾
媽媽態度參考:看著他, 直到他自己想收拾了為止溫和地說他一下31%等待他自己收拾56%嚴肅批評0%替他收拾好13%
專家意見:父母有時也需要寬容一下
父母來收拾孩子玩過的玩具或是把飯喂到孩子嘴裡也許並不費力,
Advertisiment
但我們還是建議你適當孩子些機會, 讓他自己來做這些事情。
兩三歲正是孩子自覺性形成階段,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來做的話, 孩子自覺性的萌芽就會被遏制。 所以, 有時需要父母在一旁看守, 等待他自己完成。 吃飯時給桌上鋪上一張桌布, 這樣即使他把飯弄得到處都是也沒有關係。 在玩具室準備一個大筐, 讓孩子能夠把玩具統統裝到裡面。 如果父母能做一些這樣的工作, 孩子就更容易自己來完成這些事情。 延伸閱讀: 最“健康”的十種球類遊戲 請你跟我做遊戲:5-6歲 讓寶寶更聰明的手指遊戲 讓你的孩子玩玩紙遊戲 與13-15個月的寶寶做遊戲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分享到:


影響孩子合作行為的因素
第五類:影響他人的行為
*在公共場所大聲吵鬧,
Advertisiment
哭著要媽媽抱
媽媽態度參考:雖然很在意別人的眼光, 但是還是應該保持冷靜溫和地勸解57%不為所動4%嚴肅地制止4%見機行事35%
*欺負小動物, 破壞花草樹木
媽媽態度參考:明確地制止, 然後溫柔解釋原因溫和地說他一下17%嚴肅地制止13%迅速抱離現場後講道理70%
*對其他孩子動手動腳或搶別人的玩具
媽媽態度參考:不要感情用事也不要體罰, 給他講清道理溫和地說他一下60%冷眼旁觀2%嚴肅地制止28%看對方媽媽的態度10%
專家意見:母子之間如果有信賴關係的話, 可以適當批評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 媽媽經常會不小心發起火來, 甚至有的人還會大打出手。 如果通過體罰對孩子施壓的話,
Advertisiment
很可能從小把孩子培養成為難以表達自己心情的人。 所以, 父母不要勉強去控制孩子, 而是要冷靜、認真地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 如果母子之間存在信賴關係的話, 批評一下也是沒有關係的。 而對於公共場合的各種禮節, 孩子要到三四歲才可以理解。 現在父母不要嚴厲地批評他, 而是要讓他理解目前的行為是不對的。
總之, 家長們一定要重視的, 掌握好具體的方法, 合理的培養孩子, 讓孩子健康發育。 延伸閱讀: 最“健康”的十種球類遊戲 請你跟我做遊戲:5-6歲 讓寶寶更聰明的手指遊戲 讓你的孩子玩玩紙遊戲 與13-15個月的寶寶做遊戲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