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勇敢地說出來

孩童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機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但有些家長常對孩子說“大人說話, 小孩少插嘴!”。 這樣反而使孩子失去表達自己的機會。 言語發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語境特徵決定著兒童的言語特徵、講話風格。 父母應當通過控制語境, 自覺地、有意識地調控孩子的言語發生。

長久以來, 我們已將與孩子的交流的任務交給了冰冷冷的玩具、電視或電腦, 我們將為孩子說故事的樂趣交給了答錄機;我們要孩子面對各種無生命的“物”, 卻忘記嬰兒需要的是“人”的交流。 在許多成人的社交場合中,

Advertisiment
孩子往往被晾在一邊。 他們沒有講話的外界要求, 也就缺乏口語表達的內在要求。 其實只要你不是在辦公, 就應讓孩子參與大人的生活, 必要時應多讓孩子成為情境的中心, 促使孩子與別人進行口語交流, 讓孩子常講述自己的想法、經歷。

父母還應處理好孩子的情感表露與語言表達的矛盾, 不要讓本來講話清晰流暢的孩子一見到父母就變得嗲聲嗲氣。 碰到這樣的情況, 家長們要明確地提出:“你把你要說的事情清清楚楚地給我講一遍。 ”父母要注意用富於啟發性的談話, 使孩子的想像力和表達力得以充分展開, 有些家長總喜歡讓孩子做簡單的是非判斷。 這種談話是封閉式的, 不利於孩子流暢語言的發展。

Advertisiment
當孩子有動作上的要求儘量讓他用語言表達出來。 這裡再次提醒家長禁用“娃娃腔”同孩子講話。

要想提高孩子的口語水準, 父母講話也需講求藝術性。 作為父母還要有足夠的耐心, 態度要誠懇。 當孩子發問時, 你也許很忙, 沒空解釋, 或你不知如何回答時, 一定要坦誠相告, 切不可粗暴拒絕, 否則孩子會失去發問的勇氣。

父母需推心置腹、親切融洽的交談, 並注意自己的高度。 不要讓孩子總抬頭與你講話, 你可以坐下來、蹲在他旁邊或是跪著與孩子交談, 總之與孩子保持平視的姿勢。 並且你要耐心地當個好聽眾, 不要打斷他。 這樣會使孩子對自己的表達建立信心並樂意與父母交談, 同時也會養成孩子專心傾聽別人說話的良好習慣。

Advertisiment

父母應多鼓勵孩子說複句和完整句, 並不斷提高詞彙的概括水準。 可以用打電話的方式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和聽覺能力。 用朗讀和背誦訓練孩子具有良好的語感。 用繞口令幫助孩子練習發音和正音。 並且要真對孩子發音存在的問題選擇內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