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做鍛煉身體的活躍分子

對於處在長身體、長知識和長能力的孩子來說, 關注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健康很重要。 做父母的往往容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顧此失彼, 拼命抓孩子的學習, 忽視孩子的身體活動, 使得現在的孩子生活好了, 身體健康反而變得差了, 不少的孩子體弱多病就是明顯特徵。 因此, 引導孩子多運動, 讓孩子成為體育愛好者是很重要的。

對於孩子來說, 運動不僅僅是鍛煉身體、強健體魄的最好方式, 所有的運動都可能是我們的孩子發育大腦、鍛煉意志、尋找快樂和增強自信的最好機會。 那麼, 為什麼不馬上去運動呢?讓孩子們有機會享受運動的樂趣。

Advertisiment
孩子們最需要的是跑起來、跳起來, 讓全身運動起來。

現在的孩子都存在運動不足的問題, 這可能影響到他們的身體發育, 甚至對心理的發育、行為方式以及學習能力等都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15歲的高楊隨父母移民到多倫多的時候, 迷上了棒球。 雖然高楊的爸爸媽媽對棒球一竅不通, 為了鼓勵兒子參加北美最普遍的體育運動, 他們給兒子買了球、棒和接球手套。 幾乎每週, 高楊的媽媽都要陪著兒子到多倫多的天穹體育館去看球賽。 每次兒子的校隊參加比賽時, 爸爸媽媽總是抽時間去當啦啦隊。

到了高中, 高楊參加了學校的排球隊, 運動的熱情更為高漲, 在比賽期間總是早出晚歸。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全力支持高楊, 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開車送兒子去比賽, 還接送他的隊友。 每次比賽時, 他們都坐在觀眾席上, 用目光追隨孩子, 默默鼓勵孩子打好球。 贏球時, 全家為他高興;輸球時, 給他安慰打氣。 高楊的父母知道, 參加學校的棒球隊和排球隊能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 給孩子和同齡人一起相處、一起摸爬滾打的機會。

在週末和假期裡, 高楊的爸爸媽媽帶兒子上游泳課、滑雪班, 還陪兒子滑冰和跑步。 高楊的父母很清楚兒子不光要有團隊拼搏的經歷, 也需要加強個人生存的技能。 高楊的爸媽培養兒子學音樂和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是一致的:希望兒子能全面發展, 使他以後學習、生活和工作得更豐富多彩。

Advertisiment

要讓孩子喜愛運動, 爸爸媽媽要多動腦筋, 最好是全家上陣, 全身心投入, 就會其樂融融。 泉泉四歲了, 小傢伙運動的時候, 父母會和他一起玩, 讓他運動得更開心。 父母假裝自己是體育解說員, 還像真正球場觀眾那樣做“波浪”似的歡呼。 這樣做對泉泉非常有用, 不管是不是得分了, 小傢伙都玩得非常高興。

孩子的飲食營養和智力開發常常是父母們最重視的, 其實, 運動卻能帶給孩子更多的東西。 讓孩子經常到戶外去, 在新鮮的空氣和溫暖的陽光中跑一跑、跳一跳, 不僅能活躍孩子們體內的代謝系統, 增強身體素質, 還能讓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人, 孩子們一起踢足球也讓他們學會了合作意識。

跑步和登山運動能增強兒童的身體素質,

Advertisiment
鍛煉他們的肌肉, 增強身體平衡能力。 但不僅僅是這樣, 在戶外, 孩子還學會了分享和禮讓, 學會了計畫、與人合作、做什麼以及怎樣去做。 一旦衝突產生, 他們開始學會商量, 自己解決矛盾, 學會了利用集體的力量。

運動也是孩子多多瞭解他人、結交朋友的橋樑。 可能就是一次玩耍、一次體育運動, 讓兩個孩子的話題突然多了起來:今天踢足球的時候, 誰跑得更快, 誰射門最准, 誰踢得更遠等, 都會成為孩子們的談資。 孩子們也可能突然和父母談論起某個球星, 突然對電視上某個國家的國旗有了認識, 發現有些國家的人和我們的皮膚完全不同, 他們跑步的速度、身高可能都遠遠超過我們。 當父母和孩子的話題因為運動變得寬泛起來時,

Advertisiment
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也更貼近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