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讀懂孩子的假想夥伴

3歲左右的寶寶, 大多會假想出一個或者幾個小夥伴, 就好像這些朋友真的圍繞在他的身邊, 跟他講話, 和他玩耍,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陪伴著他。 孩子會以為他可以帶著自己的假想小夥伴參加各種活動, 和其他現實生活中的小朋友一起玩, 這個夥伴可能是一個布娃娃、一隻小動物、一隻毛毛絨玩具、一個小枕頭, 或者就是個小精靈, 停留在自己的肩頭、手臂或者手心裡。

你會發現, 孩子會和它小聲說話, 談一談自己生活中正在發生的或已經發生的事情;好的心情, 不好的心情;或者還會在桌子後面給那個假想小夥伴設置特定的座位,

Advertisiment
喂它吃飯, 給它打針吃藥。

寶寶會對這樣一個夥伴產生特殊的情感依賴。 有的時候, 你還會驚訝地發現, 寶寶會要求你像接納真人一樣接納他的假想夥伴呢。 每當生活中出現一些強烈的情感體驗時, 比如寶寶感到委屈、害怕、不安或者孤單的時候, 也就是他開始尋找和創造那個假想夥伴的時候了。

現代的家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 孩子的玩伴往往比較少, 這種和假想夥伴講話、玩耍的表現會更為明顯。 一些心理學家認為, 孩子創造出一個想像中的玩伴是一種良性的行為, 它會對寶寶的精神和情感健康更有好處。

專家分析:和一個想像中的玩伴玩耍, 可以使孩子不斷嘗試使用新學會的語言和社會技巧,

Advertisiment
是一種用來減輕孩子內心孤獨感受的好辦法。 而且孩子在和假想朋友的交往中, 他一會兒要扮演那個朋友, 一會兒又要做回自己, 通過兩個角色之間不斷的扮演和轉換, 孩子最終會鞏固他心靈中的不同方面, 形成較為穩定的個性。 所以當你的寶寶有了自己想像中的小夥伴時, 實在是一件樂事呢。

那麼作為父母, 寶寶進入了這樣一個時期, 你又該如何對待寶寶和他的假想夥伴呢?

明確玩伴只對孩子存在

你必須要孩子明確一點, 你是無法看見他的那個小夥伴的, 也聽不見他們說話。 容忍你的孩子有一個想像中的玩伴這個事實, 並不是要你把它當作一個家庭成員, 要知道, 這個玩伴只對你的孩子存在著。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並沒有要求你這樣做, 你也不需要提到他的那個玩伴, 也不需要專門在飯桌上給寶寶的假想玩伴安排一個座位。 如果寶寶有要求, 你可以這樣做。

無須過分關注

當你家裡出現了一個想像中的玩伴時, 請你儘量不要排斥或者取笑這個玩伴, 否則會讓孩子感到受到挫折和丟臉。 你也無須過分關注那個孩子虛構出來的小夥伴, 想像中的玩偶對他來說實在是一種神秘的獨享的快樂。

你可以做的是:通過讓孩子更多地接觸真實世界, 接觸更多的小朋友, 將他對想像中玩伴的需要降低到最低程度。
採編自現代育兒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