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警惕子宮病變,遠離習慣性流產

女性習慣性流產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子宮病變, 那麼, 子宮病變的類型有哪些?如何預防子宮病變?

子宮作為孕育胎兒的器官, 其健康與否關係著能否順利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 調查表明, 近兩成的習慣性流產和母親的子宮病變有關。 這提醒準備懷孕的女性要密切關注自己的子宮健康, 排除不孕不育的隱患。

子宮病變一、宮腔粘連

人工流產、自然流產、妊娠物滯留以及產後出血刮宮術所導致的損傷及感染, 都會破壞正常的子宮內膜, 從而引起子宮腔粘連。 粘連可引起宮腔變形、縮小,

Advertisiment
以及子宮內膜面積減少、子宮內膜的功能層受損等, 這些病變均可影響胚胎著床發育, 導致流產。

子宮病變二、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可引起流產, 但並非必然會導致流產。 只有當肌瘤較大, 局部壓迫引起宮腔退行性變時, 才會引起子宮收縮, 導致流產。 另外, 子宮肌瘤也會影響胚胎發育, 特別是當子宮中的肌瘤引起宮腔變形, 使內膜表面出現淺潰瘍時。

子宮病變三、先天性子宮發育異常

先天性子宮發育異常是由遺傳造成的, 病變狀態不一, 其中最常見的先天性子宮發育畸形是縱隔子宮。 這類型子宮畸形極易導致孕早期流產, 而其他的畸形如單、雙角子宮和雙子宮等, 也會大大增加胎兒流產的幾率。

子宮病變四、子宮頸功能不全

Advertisiment

早產及中後期重複性流產的患者, 需要考慮是不是由子宮頸功能不全引起的。 子宮頸功能不全患者中約有15%出現了習慣性流產。

子宮頸功能不全一般有三種, 分別是先天性宮頸功能不全、後天性宮頸功能不全、生理性宮頸功能不全。 其中大約1/3的宮頸機能不全屬於先天性畸形, 其他則屬於後兩種。

後天性宮頸功能不全常發生於產科或婦科手術損傷後, 生理性宮頸功能不全則可能與宮頸內口功能性括約肌作用減弱有關。

提醒:子宮病變會增加習慣性流產的幾率, 但通過手術一般都可治癒。 由於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24到29歲, 所以一旦發生習慣性流產, 請儘早就醫。 醫院一般會讓患者做B超、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宮腔鏡或腹腔鏡檢查來診斷。

Advertisiment
一旦確診要及時治療, 避免延誤病情, 造成不孕或錯過最佳生育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