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謹防孩子的智力厭食症

年輕的父母常常感歎:現在的孩子要什麼有什麼, 屋子裡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智力玩具、圖書畫冊, 真是應有盡有。 可孩子對這些東西似乎沒有多少興趣, 玩什麼也沒有常性, 經常是玩一件丟一件。 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說, 你的孩子是得了智力“厭食症”。 孩子“玩什麼也沒有常性”的原因, 恰恰就出在那“應有盡有”上。

父母千方百計地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智力開發環境, 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 什麼事都有個適度。 大家知道, 給孩子的食物過多, 什麼都讓孩子吃個夠, 孩子就會出現消化不良, 甚至患‘厭食症”, 西德醫生內特爾曾經說過,

Advertisiment
在智力培養中, 如果給孩子以過多的智力刺激, 使刺激處於飽和狀態, 也會使孩子產生求知活動中的“厭食症”—即對求知缺乏興趣, 減緩以致妨礙智力的發展。 因此, 在給孩子進行智力教育時, 乙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發育情況, 把握教育的進程, 既要讓孩子吃好吃“飽”, 滿足孩子的求知欲, 又要使孩子感到“很想吃”、“願意吃”。 也就是說, 要始終保持孩子在學習中有一定程度的“饑饑渴感覺”, 以激發起孩子對知識的興趣和求知欲。

興趣是孩子求知的先導, 而需要又是興趣形成的前提。 一個人在俄了的時候, 才想吃飯, 吃起來才有香味, 反之, 即是把再好的食物端到已經吃飽了的人面前, 也不會引起食欲。 給孩子進行智力教育,

Advertisiment
也只有根據孩子的需要, 才會收到好的效果。 父母在選擇圖書、玩具時, 應從孩子的需要出發, 不在於多, 而在於適宜、恰當, 使孩子從中形成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

給孩子講故事, 是一種很好的智力教育方法, 但也要講究藝術。 ‘德國大文豪歌德的母親給小歌德講故事, 每次總是在最關鍵的地方停下來, 讓孩子自己去想像故事是怎樣發展的, 第二天再給孩子繼續講下去。 這樣一方面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想像、判斷、理解能力, 另一方面能使孩子產生一種迫切瞭解故事發展的一種心理需要。 而我們有些家長則不注意講故事的藝術, 不管孩子反應如何, 講了一個又一個, 使孩子對故事由興趣濃厚到感到乏味,

Advertisiment
甚至成了孩子的催眠曲。

回答孩子的詢間, 也是對孩子進行智力教育的一個好機會, 但有的家長卻不注意方式方法。 不管間題的難易程度, 都一律全部解答, 不給孩子一個思考的機會, 孩子只好囫圇吞棗, 一知半解。

對孩子進行智力測驗, 應該說是鼓勵和檢驗孩子學習情況的一種好方法。 但有的家長不分場合、地點、時間的, 動輒就給孩子來個“測試”, 甚至在吃飯前, 還要讓孩子背一首古詩或算一個算術題, 才能吃飯。 試想, 孩子看著香氣誘人的飯菜, 就因為背不出古詩或算不出題, 而吃不上東西, 他對讀詩和算題還會有興趣嗎?能不對它們產生厭煩情緒嗎?

可見, 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智力教育, 必須從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求知欲入手,

Advertisiment
講究方式方法, 過多的“智力刺激”, 不僅會使孩子厭煩, 導致害怕學習, 甚至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 超出孩子神經系統的負荷, 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我們在給孩子智力刺激時, 一定要注意適時、適度, 要從激發孩子的需要出發, 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求知欲, 講究刺激的藝術, 預防孩子得智力“厭食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