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講故事方法好可培養聰明寶寶

父母為了孩子的發展, 希望寶寶聰明, 有的父母在懷孕時候就開始胎教, 有的父母急於讓孩子成為天才買了很多書教孩子, 據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父母與1~4歲的孩子多交往、多對話, 尤其是多給孩子講故事, 可以很好地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 從小會講故事的孩子, 長大後學習成績也更好。 所以為了孩子的發展父母要給孩子講故事不一定要逼孩子去學才能變聰明, 那麼講故事有什麼技巧呢?

輪流講:如大人先講一個, 孩子後講一個, 比比看誰講得生動。 記住:只要孩子講得不錯, 應多給鼓勵,

Advertisiment
這樣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多複述:一個故事多講幾遍, 複述後可簡要給孩子分析故事情節和人物, 教孩子學故事中的對話, 在大人不斷啟發幫助下, 最後發展到讓孩子自己能複述整個故事內容。

接著敘:先由大人講一段故事, 讓孩子根據故事的發展接著講下去, 大人可以假設幾種結局, 以引導孩子打開思路, 發展想像的空間。

作評議:當你給孩子講完一個故事後, 讓孩子根據故事內容, 對其中人物的行動、品質的好壞等作出評議, 這樣可培養孩子的是非判斷能力, 達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常表演:孩子最具有表現欲, 總希望自己的行為、話語受到大人的讚揚。 大人要常引導孩子一起通過對話、動作和表情來再現故事。

Advertisiment
鼓勵常表演, 在遊戲中學習, 孩子開心, 收效也大。

多設問:在講故事過程中, 如遇到問題, 可設一個特定的條件, 讓孩子想辦法解決:如上學時下雨了, 沒帶雨傘怎麼辦, 皮球掉進溝裡如何撈起來, 大人不在家突然起火時你該如何辦等等, 這些有助於調動孩子豐富的想像, 鍛煉其擴展性思維。

講故事中, 形態和聲音對孩子的刺激性大, 孩子會模仿, 這樣孩子腦海會有印象, 慢慢理解懂的, 並且選擇有益的書籍教孩子正確是事理, 從小培養中不僅要讓孩子聰明更要讓孩子有素質懂禮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