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請好好對待別人家的孩子

不久之前在餐廳吃飯時, 鄰桌的小男孩看見菜被端上來後大呼一聲“yeah!太棒啦!我都餓死啦!”話音剛落, 後桌的一位媽媽馬上就和自己身邊的女孩說:“你可不要像那個哥哥一樣, 這樣大呼大叫的太沒禮貌了, 這樣可不好, 你可千萬別學他。 ”剛剛還興高采烈的男孩瞬間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安靜下來, 男孩的爸爸媽媽也覺得十分尷尬, 低聲斥責男孩“都說過不要讓你大聲說話了!”


這本來是小男孩天真活潑的一種表達, 況且一個等待美食到來的人在食物出現時歡呼一聲“菜來啦!”也不是什麼過分的舉動。

Advertisiment
女孩媽媽的這種做法不僅沒有起到教育自己孩子的目的, 還傷害了一個天真爛漫的男孩, 也刺痛了男孩的爸爸媽媽。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一、善良地對待別人家的孩子, 尊重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 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家庭。 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一位大家閨秀或是溫潤如玉的謙謙公子, 但其他爸爸媽媽卻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力四射、熱情似火。 我們不能單純的用自己的要求來衡量別人。 如果真的擔心孩子出現類似的模仿行為, 不妨婉轉表達“你看小哥哥肯定餓壞了, 我們再等一等, 我們的好吃的馬上就來了”。 請對別人的家庭保持尊重, 在尊重他人的同時,
Advertisiment
你就教會了孩子善良。
二、善良地對待別人家的孩子, 不口出惡言傷害他們。
曾經有一位媽媽和我分享她和寶寶西西在遊樂場的事情, 西西在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 發現有個小朋友手裡的小模具很好看, 就請求那個小朋友把模具借給自己玩一會, 小朋友同意後要求西西把小鏟子借他玩一會。 但西西拒絕了小朋友, 兩個孩子在遊樂場僵持著, 就在這時那個小朋友的媽媽沖上前來對西西說:“我們都把玩具借給你了, 你也應該把東西借給哥哥對不對?要不然是不是太自私了?”


孩子之間的互動過程中出現分歧和爭執是正常現象, 如果成人僅根據自己的判斷或者等價原則來對孩子的友誼橫加干涉, 甚至口出惡言,

Advertisiment
非但不能調節好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或促進兩個孩子的夥伴關係發展, 也沒有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請對別人家的孩子多一些善良和包容, 不要口出惡言傷害他們。 在不傷害他人的同時, 你就教會了孩子善良。
三、善良地對待別人家的孩子, 不貼標籤。


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眼中的“好孩子”在一起, 遠離那些“壞孩子”。 更有甚者會禁止自己的孩子和“壞孩子”在一起玩。 我們給其他孩子貼的這些所謂“好”和“壞”的標籤真的準確嗎?每個孩子都是在犯錯和改正過程中成長的。 對某種技能和某種能力每個孩子都會有不同的掌握和發展程度。 我們不能根據孩子是否聽話、技能掌握的程度或能力發展的高低來評判孩子的好壞。

Advertisiment
不給其他孩子貼標籤的時候, 我們就給了孩子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不貼標籤, 你就教會了孩子善良。
爸爸媽媽們, 請善良地對待別人家的孩子, 因為我們的孩子在別人眼中也是別人家的孩子。 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友善以待, 那麼請從我們自己做起, 善良地對待別人家的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