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調皮孩子腦袋被門夾,爸媽竟然這樣做

8歲的童童是個調皮的男孩子, 最喜歡一天到晚上躥下跳, 媽媽經常打趣說:“這哪裡是養個兒子, 明明就是養了個猴子。 ”這一天, 也是媽媽一轉眼的功夫, 童童就溜出去玩了, 等媽媽去找童童的時候, 就發現童童被鐵柵欄夾住了腦袋。

“童童, 你這是怎麼啦?”媽媽問。

“腦袋被夾住了。 ”童童沮喪地說。

媽媽左右看了看, 又問:“疼嗎?”

“不痛。 ”童童說。

“哦, ”媽媽說, “那你先自己玩一會兒, 待會等爸爸回來我們再看看。 ”說完就回屋子裡去了。

童童有點不高興, 他覺得自己被限制住了, 不過他很快就發明了新的玩法, 他慢慢地蹲下來,

Advertisiment
用樹枝跟一群螞蟻玩得不亦樂乎。

過了一會兒, 爸爸回來了, “咦, 童童, 你這是在幹什麼?”

童童連忙站起來, 大聲喊“爸爸, 快來幫忙, 我腦袋被夾住了!”

爸爸左右看了一圈, 忍不住吐槽:“你是怎麼把自己弄進去的啊?”

童童一邊用手比劃一邊回答:“像球一樣把腦袋轉進去就可以了。 ”

爸爸忍不住笑了, “那你試試能不能再像球一樣轉出來?”

童童試了試, 沒有成功, 爸爸又幫他推了推腦袋, 試圖用扳手扳彎柵欄, 最後都沒有成功。 童童最後說, 自己來想辦法。 他斜著身子, 試圖把整個身體從鐵柵欄裡穿過去, 然後, 他成功了。

爸爸在柵欄的那一邊迎接孩子, 童童出來後興奮地大叫:“我終於出來了!”

下面來跟大家說說這一家人的表現。

首先,
Advertisiment
童童的表現是值得讚賞的

一是腦袋被夾住後, 他不哭不鬧, 非常冷靜, 從小就有大將之風, 媽媽離開的時候沒有埋怨媽媽, 爸爸想不到辦法的時候也沒有發脾氣;二是, 他自己想辦法鑽進去, 又是他自己從鐵柵欄裡出來的, 他是個冷靜大膽又有辦法的男孩子, 真是令人喜歡。

其次, 媽媽也很值得表揚

可以想像, 如果媽媽一發現孩子腦袋被夾住了, 就驚慌失措、哭天喊地, 又或者指責孩子, 本來覺得沒什麼的孩子一定也會驚慌起來, 情緒不穩定, 一心急就胡亂動, 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正是因為媽媽的鎮定, 孩子也就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不就是腦袋被夾了嗎?媽媽先確定了孩子沒有受傷, 然後穩定了孩子的情緒, 才去給爸爸打電話。

Advertisiment

可以說, 媽媽的鎮定有序, 給了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和信心。 有這樣鎮定的媽媽, 才會有這樣冷靜的孩子。

最後, 爸爸也是個很優秀的爸爸

他跟媽媽一樣穩定了孩子的情緒, 一直幽默平和地跟孩子對話, 讓孩子不會感覺緊張, 最後, 他也願意讓孩子去嘗試自己的方法, 而不是認為孩子就該“待在那裡別瞎動!看你都幹了什麼”。 願意扶持著孩子, 為孩子鼓掌。

童童的故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它告訴我們, 爸媽的品質會影響孩子成長, 父母給予孩子充足心理營養的家庭, 養育出來的孩子就是這個樣子的:情緒穩定、遇事冷靜、平和, 有安全感, 幽默, 遇到困難不退縮、不害怕, 努力想辦法去解決……每一個父母都要用自己的品質去感染孩子,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更具生命力的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