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説明害羞寶寶的實用筆記

有的寶寶非常害羞, 有的寶寶則像個小小外交家。 害羞的孩子是真的不受歡迎, 還是他們低估了自己?作為父母, 我們應該做的是, 讓家變成孩子獲得能量的能量場, 而不是滋生消極、自卑的溫床。

有的寶寶非常害羞, 有的寶寶則像個小小外交家。 害羞的孩子是真的不受歡迎, 還是他們低估了自己?作為父母, 我們應該做的是, 讓家變成孩子獲得能量的能量場, 而不是滋生消極、自卑的溫床。

1、讓家成為愛的堡壘

順順是個乖巧的小姑娘, 在家裡口齒伶俐, 但是出門後卻不愛說話。 媽媽並不著急, 耐心、平和地對待順順的表現,

Advertisiment
鼓勵順順的每次努力, 欣賞她的獨特和可愛, 這讓順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自我感覺。

每次去超市、商場, 媽媽都不忘記帶上順順。 媽媽明白, 每一次出行順順都有很多機會去跟人交流:幫媽媽付帳, 找阿姨稱東西, 幫媽媽要餐巾紙……叔叔、阿姨們一次次地稱讚, 媽媽心裡偷著樂, 順順也樂此不疲, 每次都滿意而回:“媽媽, 完成任務了!”

媽媽筆記:

● 溫和、有耐心的父母和老師, 有安全感的家庭, 有歸屬感的幼稚園和學校, 是幫助孩子克服害羞最基本的良方。

● 行動第一。 不要怕麻煩, 在一點一滴中慢慢地給孩子創造安全的人際交往機會, 讓孩子從交往實踐中體驗到成就感, 享受到與人交往的快樂。

2、害羞的孩子更需要看到自己積極的一面

Advertisiment

銘銘是個3 歲的小男孩, 很少與人打招呼, 媽媽每次讓銘銘打招呼, 他都會扭過頭去。 礙于面子, 媽媽總會解釋一下:“我們銘銘很害羞, 從不與人打招呼!”時間長了, 銘銘更不願意主動交流了。

媽媽筆記:

● 不要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 總被貼標籤的寶寶會自己說:“我害羞了!”父母不要在別人面前評論自己孩子的害羞表現, 儘量換成積極的字眼, 如我的寶寶正在學習做個有禮貌的孩子呢, 他要多觀察一會兒等。

● 讓寶寶知道, 每個人至少都有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最終能夠做成。 更多積極的評價, 經常和他分享成功的快樂, 寶寶的自我滿意度會逐漸提高。

3、讓孩子獲得足夠多的能量之後, 再走出去

齊齊媽媽帶齊齊去兒童樂園玩,

Advertisiment
看到別的小朋友都玩得不亦樂乎, 齊齊卻還在媽媽懷裡不肯下來。 媽媽著急了, 不斷提建議:“齊齊, 你玩玩滑梯好不好?玩玩大球好不好……”齊齊卻不買帳:“不, 回家, 回家!”

媽媽筆記:

● 到一個新鮮的環境, 孩子如果感到不適, 不要急於讓孩子加入。 先抱著他, 讓孩子感到安全, 然後輕鬆談論環境中孩子可能感興趣的地方。 如果孩子從你的懷裡探出頭來, 那就說明他有要去探索的意思了。

● 不要著急, 繼續輕鬆地談論:“這個小弟弟真有趣, 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 再問問孩子:“齊齊也想去試一試嗎?媽媽就在這裡等你, 需要媽媽的時候可以叫我。 ”

4、無論何時, 我們都有責任讓孩子擁有良好的自我感覺

Advertisiment

穎穎家來客人了, 媽媽鼓勵穎穎跟阿姨打招呼。 穎穎羞紅了臉, 好久才說出“阿姨好”, 媽媽提示穎穎說:“大點聲寶貝, 阿姨沒聽見。 ”這時, 羞紅了臉的穎穎扭頭就跑了。

媽媽筆記:

● 當孩子表現出進步的時候應該及時肯定, 見好就收, 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下次才能更進一步。 如果父母要求太高, 乘勝追擊, 很有可能孩子就逃避了。

有的寶寶非常害羞, 有的寶寶則像個小小外交家。 害羞的孩子是真的不受歡迎, 還是他們低估了自己?作為父母, 我們應該做的是, 讓家變成孩子獲得能量的能量場, 而不是滋生消極、自卑的溫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