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認識排卵 輕鬆“造人”


排卵依賴精細的荷爾蒙變化。 月經來臨之前, 卵巢即已推出下個月所要排出的卵子, 這些卵子分居於大約十個卵泡之內;月經來潮之後,

Advertisiment
便等候腦下垂體的指令。 月經來潮確定沒有懷孕, 腦下垂體即分泌卵泡刺激素(FSH)使卵巢中的卵泡成長。 在正常生理期, 一個人所能分泌的FSH量只足夠一個卵泡成長, 經過三、四天的選擇期, 由一個較大的卵泡勝選, 成為主要的卵泡, 其他卵泡只得任其萎縮、退化掉了。

主要卵泡在月經後的五、六天內, 接受不斷到達的FSH, 漸漸長大, 終於達到標準的1.6公分;血中的動情激素值(E2)也分泌達足夠的濃度, 促使腦下垂體察覺, 乃分泌出第二種激素“黃體生成素”(LH), 此激素進入已成長的主要卵泡中, 使卵泡中的卵子成熟(此後才得以受精), 卵泡也適時破裂(約在LH高峰之後18小時), 排出成熟的卵子。

很有趣的是, 當卵子排出的時候, 原本鬆散地懸垂在一旁的輸卵管接受到排卵的訊號,

Advertisiment
經由卵巢與輸卵管之間的肌肉收縮, 輸卵管彎向卵巢, 並以它張大的喇叭口包住排卵前的卵泡。 如此卵子一排出, 即進入輸卵管的管腔之中等待精蟲的來臨。 此時大約在月經初始之後第14天, 即最容易受孕的時期。

排過卵的卵泡, 經由LH的繼續催化形成黃體, 其後直到下次月經之前的12-14天內不斷地分泌黃體素, 使輸卵管內口張開, 將受精卵推入子宮, 並使子宮內膜肥厚、充血, 達到最適合著床的狀態。 若是胚胎著床, 則黃體繼續成長;若無胚胎形成, 則黃體在排卵後的第7天便開始退化, 子宮內膜在沒有黃體素的維持之下終於無法繼續生長、剝落殆盡, 形成月經。 此時, 下月份的卵子已在卵巢中蓄勢待發了。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