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認真做人的媽媽其表率作用才是教育之本!

許多擔負養育重擔的媽媽其實並未真正明白, 什麼對孩子有益, 而什麼又對孩子存在危害。 她們只是主觀地認為“這樣做一定對”“這樣的媽媽才是好媽媽”, 在面對孩子的問題上, 也只是根據自身觀點作出決定。

因此, 媽媽在需要作出關乎孩子的重大決定或孩子使其感到疲憊時, 明知自己的想法不切實際, 卻總是身陷其中, 無法自拔, 她們甚至希望有個人能夠站出來告訴自己:“這條路才是教育孩子的唯一正途, 日後便安心地沿此走下去吧。 ”

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成為好媽媽的標準方法, 或是有人能夠挺身而出為媽媽們指出明路,

Advertisiment
那麼恐怕全世界的媽媽都會趨之若鶩, 不惜一切代價按它去做。 因為她們認為只要按照既有答案去做, 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便一定能夠成為優秀的人才。

不盡如人意的是, 如何才會對孩子有益、如何才能將孩子養育成才、什麼樣的媽媽才是好媽媽等, 這些問題本就沒有一個既定答案, 在孩子的養育方面, 社會上尚未出現任何清晰的衡量標準。 即便在“好媽媽”與“壞媽媽”的區分上存在一些定義, 但由於每個人所處環境的不同, 也無法一成不變地對其加以應用。

因此, 我們沒有必要為“好媽媽必須如何”的偏執觀念所束縛, 沒有必要如此辛苦地生活。 不顧及條件限制, 為成為好媽媽百法用盡、一味死撐硬扛,

Advertisiment
其結果只會使自己離好媽媽的距離越來越遠。 同時, 我們也沒有必要為無法給予孩子全部而愧疚不已, 要知道, 唯有於自身所處環境中做到全力以赴, 問心無愧的媽媽才配得上“最好”二字。 此外, 媽媽們必須知道, “好媽媽”的標準在孩子與大人心中是各有不同的。

想要成為“好媽媽”, 就不要貪心

具有“好媽媽情結”的上班族媽媽對因工作之故而產生的“媽媽空位”會感到愧疚難當, 為了做出些許補償, 她們希望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

但是, 這種想法反而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引發副作用。 倘若孩子習慣于媽媽鞍前馬後為自己打理一切事務, 那麼他們只要一邁出家門便會感到焦慮不安, 無法自立。

Advertisiment
此外, 這類孩子在出現錯誤時, 往往會逃避責任、怨天尤人, 且會將身邊所有人均當做自己的依賴物件, 即並不是將朋友當成平等的交際對象, 而是希望得到朋友的幫助及照顧。

忙碌的上班族媽媽與其硬扛著照顧孩子的壓力, 不如每天利用一到兩個小時時間放鬆一下自己, 一面做些小事, 一面加深自己與孩子間的感情。 另外, 在工作與家務很難同時兼顧時, 與其為了給孩子做出勤勞生活的榜樣而死撐硬扛, 莫不如果斷地放下其中些許, 交托於他人幫忙, 這才不失為明智的媽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