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好習慣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 應該在幼時就打好一生基礎, 培養孩子好習慣, 孩子習慣的養成離不開爸爸媽媽的努力, 來跟家有寶寶育兒網學習吧。

 

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產生親切而嚮往的感情
孩子的學習特點就是觀察和模仿,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第一對象。 父母有好習慣, 孩子往往也有好習慣。 孩子進入青春期, 偶像對孩子極富吸引力, 父母對孩子加以引導, 他們哪些好習慣值得學習。
讓孩子在成功地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
孩子成長過程中, 都在學習什麼是好習慣、什麼是壞習慣。 當孩子有好的習慣表現時,
Advertisiment
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進行強化。 獎勵的方式有很多, 例如孩子表現好, 給孩子獎勵一個小紅花, 一個星期有好習慣, 可以用小紅花換動物橡皮。 做得更好, 有更高的獎勵。
當然孩子也有壞習慣, 讓孩子一下改掉是不可能的。 父母讓孩子體驗壞習慣帶來後果。 比如晚睡覺, 第二天起不來, 父母這時候就要引導他早點睡覺, 第二天才會精神, 讓孩子早睡, 對比結果是否比晚睡好。 並且晚睡減掉獎勵, 早睡加以獎勵。 孩子體驗到好習慣的好處, 慢慢就會喜歡好習慣。
讓孩子由被動再主動再到自動
研究發現, 初步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 而形成一個穩定的習慣需要90天。 如果要養成孩子把自己打理整齊的習慣, 父母要堅持不懈地加以指導。
Advertisiment
例如, 孩子小的時候容易亂, 早上起來, 早上起來找不到自己的衣服、鞋子、襪子、書本。
在孩子睡覺前, 父母演示給孩子看怎樣疊衣服、把鞋子放到哪裡、襪子放到哪裡, 演示多遍, 之後指導孩子親手去做。 孩子會很有興趣把自己的房間、書包整理得整整齊齊。

 

培養孩子習慣的過程就是愛
父母經常擔心自己的壞習慣會讓孩子學去。 比如父親酗酒, 夫妻感情又很差, 媽媽忍不住教育兒子, 你爸爸是個混蛋, 你千萬不能學他。 兒子小時候會很乖, 煙酒不沾, 結婚後, 卻突然開始酗酒, 甚至打老婆, 這樣的例子很多, 因為每個孩子都天然地渴望在情感上接受父母, 若意識上不被允許, 潛意識就會補償, 而潛意識是支配行為的,
Advertisiment
所以變成了行為上認同父親。
父母無須完美, 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壞習慣”, 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樣子, 有自己的原因, 並願意為此負責, 這不影響彼此尊重和相愛。 如果酗酒的爸爸對孩子比較愛, 媽媽也鼓勵孩子接納這樣的爸爸, 孩子會獲得這種感覺:缺點再大的人也會愛我, 也值得我的尊重。
>>推薦閱讀:為孩子制定個小目標:養成好習慣 
孩子獲得廣闊而靈活的人際關係。 行為有缺陷, 看法有不同, 沒關係, 關鍵是, 給孩子這種底氣, 無論如何, 愛都存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