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計算胎動頻率 准媽關注胎兒的健康

胎動是胎兒在媽媽子宮內成長的現象, 也是寶寶健康的重要指標。 准媽媽妊娠6~7個月後, 除了定時到醫院做產檢外, 可以在家中、逛街、公車上, 隨時感受胎動, 評估胎兒健康狀況, 這種方式被稱為胎兒運動紀錄, 是孕期必做的一件事兒哦。

正常的胎動頻率


孕媽請留心 胎動反映胎兒健康

胎動的頻率與妊娠周數有密切關係, 胎兒越大胎動會越明顯、越密集。 懷孕29~38周是胎動最頻繁的時期, 接近足月時則略微減少。

一天之內, 正常的胎動頻率和次數, 一般是每小時3~5次, 12小時胎動約為50~70次。 不過, 一天之中清晨最少,

Advertisiment
下午6點以後增多, 晚上8~11點最為活躍。 如果准媽媽有這種類似的情況發生, 就表示胎兒已形成自己的睡眠規律, 稱之為“胎兒生物鐘”。

胎動的強弱與頻率, 因個體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 有的12小時多達100次以上, 有的則30~40次。 若12小時內, 胎動少於30次, 或1小時內胎動小於3次, 就表示胎兒可能有缺氧的情形, 准媽媽最好到醫院做詳細檢查。

從胎動頻率觀察異常

假如12小時胎動少於30次, 則為異常;少於10次, 則表明胎兒有危險, 在子宮內有缺氧現象。 胎動次數明顯減少直至停止, 是胎兒在宮內重度窒息的信號。 如果胎動減少發生在以前胎動正常的胎兒身上, 可能是胎盤功能有障礙, 或胎兒健康狀況有不良變化, 應儘快去醫院。

假如在一段時間內胎動超過正常次數,

Advertisiment
胎動頻繁, 或無間歇地躁動, 也是宮內缺氧的表現。

異常胎動是因病理情況和功能障礙, 如臍帶繞頸較緊、胎盤功能障礙, 或孕婦不正常用藥及外界的不良刺激等, 導致胎兒在子宮內缺氧。 當胎兒的生命受到威脅時, 胎兒便出現異常的胎動, 不僅表現在次數上, 而且還體現在性質上, 如強烈的、持續不停的推扭樣的胎動或踢動, 甚或是微弱的胎動, 這些都是不祥之兆。 異常胎動, 應及時就診。

尤其是12小時無胎動, 或一天內胎動小於10次, 或者與前一天相比較, 胎動減少了一半者, 就更應小心處理。

因為胎兒有固定的休息和睡眠時間, 所以准媽媽有時候不容易感覺到胎動。 但胎兒靜止不動的時間最長不超過1小時。

Advertisiment
若胎兒1小時都沒有活動, 准媽媽可以吃點東西, 喝一點甜果汁, 或者拍一拍肚子, 正常情況下, 胎兒會馬上恢復胎動。 此外, 巨大的聲音、刺激的強光, 均可增加胎動。 除上述情況外, 准媽媽的健康狀況有時也會影響胎動的次數, 如發燒, 胎兒活動量會減少, 胎動次數也會相應減少。


孕媽請留心 胎動反映胎兒健康

在妊娠28周後, 胎動部位多在中上腹, 很少出現小腹下部。 假如小腹下部經常出現胎動, 則可視為異常, 表明胎位不正常, 多為臀位或橫位, 輕易造成分娩困難, 應及時就診。

計算胎動從日常生活做起

下面是准媽媽日常生活計算胎動的三個方法, 以明顯感覺到胎動為准。

方法一:准媽媽在白天計算胎動,

Advertisiment
如能夠測得10次胎動, 就可以放心了。 如12小時內測得的胎動小於3次, 應儘快就醫。

方法二:每日分早、午、晚, 各固定1小時, 如早上8~9點, 下午1~2點, 晚上8~9點測量胎動。 再將一日所測的三個時段胎動總數乘以4, 即為胎兒一天12小時的胎動。

方法三:准媽媽每日撥出一段空閒的固定時間, 計算胎動10次所需的時間。 可以在飯後進行, 若10次胎動花的時間超過3小時, 就需要到醫院檢查。

每日紀錄胎兒的運動, 是一件簡單又經濟有效的方法, 它不僅可極早發現胎兒缺氧或胎盤功能不足的情形, 還可減少准媽媽因過度緊張而造成的疑慮。 然而, 一旦發現胎動又不正常的情形, 要儘快就醫, 減少意外事情發生的幾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