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讀孩子這本書

孩子就是一本書, 從童年到少年, 從少年到青年, 父母都在一頁一頁往下翻, 但要真正讀懂它卻十分不容易。

“隨著年齡的增長,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越來越不懂事。 ”父母們普遍這樣認為。 尤其是孩子“撒謊”, 更是給父母們帶來了極大的煩惱和困惑。 可是我們不得不想一想:孩子為什麼說謊?原來是孩子們不敢說真話啊!因為說真話的結果是懲罰, 而有時說了謊話, 反而受到了表揚。

原本天真無邪的孩子, 為什麼會慢慢學會“撒謊”呢?查其根源, 孩子“撒謊”的原因有二:其一, 孩子做了錯事, 為了逃避“懲罰”而不得不“撒謊”,

Advertisiment
因為說真話得到的是責駡和暴打, 只有“撒謊”才能僥倖躲避“懲罰”;其二, 孩子為了得到“表揚”而不得不“撒謊”, 因為爸爸媽媽最愛聽的就是“好消息”, 就算是“謊報”的, 他們也不知道, 反而得到他們的誇獎。

由此看來, 孩子“撒謊”的壞毛病, 是由於父母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所導致的。 而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是由父母自身的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和對孩子的心靈世界缺少瞭解所造成的。 那麼, 這種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所導致的不止是孩子的“撒謊”, 而是由“撒謊”所引發的嚴重錯誤甚至是犯罪。 因此, 從孩子“撒謊”的第一天起, 就已經在孩子的心靈上播種了“犯罪”的種子。

如此看來, 孩子的健康成長, 其重要保障就在於家庭教育的正確引導和耐心疏導。

Advertisiment

要正確地引導孩子, 就要瞭解孩子的心靈世界, 就要讀懂孩子這本書;要耐心地疏導孩子, 就要調整父母自身的心理狀態, 就要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

孩子的書是童真無忌的書;孩子的書是自由奔放的書;孩子的書是多姿多彩的書;孩子的書是充滿奇異的書。

怎樣才能讀懂孩子這本書呢?

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 孩子的眼光是最敏銳的。 在孩子的眼睛裡, 世界是多彩的, 是多姿的。 一切都那麼美妙, 一切都那麼令人激動。 其實, 孩子就是一個世界, 如果我們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孩子是很可愛的。 在他們身上, 有花朵般的美麗;在他們身上, 有泉水般的清涼;在他們身上,

Advertisiment
有寶石般的瑰麗;在他們身上有水晶般的透明。 反之, 如果我們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 我們就會覺得有許多不可思議, 有許多令人費解, 有許多無可奈何, 有許多忍無可忍……

用孩子的思維去想孩子。 孩子的思維是最敏捷的。 在孩子的思維裡, 世界是多變的, 是多元的。 一切都那麼奇異, 一切都那麼令人遐想。 孩子的思維會飛, 會飛得很遠很遠;孩子的思維會跳, 會跳得很高很高。 在孩子的思維空間裡, 天高任鳥飛, 海闊任魚躍;在孩子的思維空間裡, 沒有無形的界線, 只有無限的遨遊。 如果我們用孩子的思維和孩子們一起飛騰, 與孩子們一同跳躍, 我們就會發現天地如此之寬, 宇宙如此之大, 自然如此之美, 我們的孩子如此之聰慧。

Advertisiment
反之, 如果我們用成人的思維去想孩子, 我們就會感到孩子們太不規矩, 孩子們太狂妄, 孩子們太異想天開……

用孩子的心靈去愛孩子。 孩子的心靈是最純潔的, 它如同一張白紙, 等待人們為他塗上最美麗的色彩:他們熱愛天空, 因為天空能給予他父親般的呵護;他們熱愛大地, 因為大地能給予他母親般的擁抱;他們熱愛高山, 因為高山能給予他鋼鐵般的堅強;他們熱愛河流, 因為河流能給予他水一般的純淨……這世界在孩子們的心靈裡是多麼美好, 他們用“心”感受著這美好的世界。 然而, 當他們剛剛蹣跚走路的時候, 等待他們的卻不是那麼美好——稍有不慎, 就會得到 “埋怨”;稍有不會, 就會受到“懲罰”;稍有不周, 就會得到“挑剔”;稍有不懂,

Advertisiment
就會受到冷落。 就好象我們的孩子天生就該什麼都會, 什麼都懂。 父母的每一次責駡, 都在剜割著孩子稚嫩的心靈;父母的每一次不解, 都在折磨著孩子幼小的心靈;父母的每一次體罰, 都在摧殘著孩子滴血的心靈。 試問:如此這般地對待孩子, 我們的孩子怎麼能健康活潑地成長呢?

只有讀懂孩子這本書, 我們做父母的, 做老師的, 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寬容孩子、等待孩子、扶正孩子、導引孩子。 只有走進孩子的心靈, 我們做父母的, 做老師的, 才能真正用孩子的心靈去愛孩子。

父母們的回復:

·孩子這本書不是誰都能讀懂的。
·“用孩子的思維去想孩子”, 談何容易。
·“孩子”這本書, 真是難以讓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去真正讀懂弄通啊!要是有所父母學校就好了, 這樣學起來會快捷些啊!
·給他們太多的自由空間,他們就會犯自由主義。
·童年的孩子跟你說的差不多,不過,到了少年或接近青年的時候,他們就不那麼單純了。有的時候,他們比老師想的還複雜,我的感覺是這樣,不容易呀!教師。“鬥”不過他們的。
·但是總有一天他們是要考慮自己的未來的。至少要有人幫他們考慮。這就是父母。
·我曾經是一個孩子!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應該好好的思考自己對孩子的教育。

這樣學起來會快捷些啊!
·給他們太多的自由空間,他們就會犯自由主義。
·童年的孩子跟你說的差不多,不過,到了少年或接近青年的時候,他們就不那麼單純了。有的時候,他們比老師想的還複雜,我的感覺是這樣,不容易呀!教師。“鬥”不過他們的。
·但是總有一天他們是要考慮自己的未來的。至少要有人幫他們考慮。這就是父母。
·我曾經是一個孩子!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應該好好的思考自己對孩子的教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