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給孩子犯錯誤的權利

犯錯的男孩本身壓力就很大, 家長應該及時幫孩子減壓, 不要讓一次錯誤成為永遠的陰影。

犯錯誤是男孩成長中必經的體驗, 對於成長中的男孩, 應該給予他們犯錯誤的權利, 因為只有不怕犯錯, 男孩才能勇敢地去嘗試。 男孩比較淘氣調皮, 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 但正是在犯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中, 孩子逐漸長大。 所以, 當孩子犯錯誤時, 父母不要著急、氣惱, 更不要斥責孩子或體罰孩子, 而應趁機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 引起孩子情感上的重視。

喬治・華盛頓小時候住在維吉尼亞的一個農場上。 父親教他騎馬,

Advertisiment
帶著他到農場上幹活, 以便兒子長大後能學會種田、放牛、養馬。

父親有一個果園, 種有各種果樹。 有一次, 父親從大洋對岸買回一棵品種上佳的櫻桃樹。 他把櫻桃樹種在果園邊上, 並告訴農場上的所有人嚴加看護, 不能讓任何人碰它。 櫻桃樹長勢很好, 春天到來時開滿白花。 父親想到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吃到櫻桃, 心裡非常高興。

恰好剛剛有人送給喬治一把明亮的斧子。 他用它砍樹枝, 砍籬笆, 見什麼砍什麼。 一天, 他來到果園邊上, 想著自己的斧子的鋒利, 他舉起斧子砍向那棵櫻桃樹。 樹皮很軟, 喬治沒費多大力氣就把樹砍倒了。 接著他又到別的地方玩了。

傍晚, 父親忙完農事到果園看他的櫻桃樹。 看著心愛的樹被砍倒在地,

Advertisiment
他驚呆了。 他問了所有人, 但大家都說不知道。 父親生氣了, 喬治正好從旁邊經過。 父親問:“喬治, 你知道是誰把我的櫻桃樹砍死了嗎?”

喬治很為難, 但是很快就恢復了, 他說:“我不能說謊, 爸爸, 是我用斧子砍的。 ”喬治臉色煞白地直視著父親的眼睛。

“回家去, 兒子。 ”父親嚴厲地說道。

喬治在書房等候父親, 他心裡很難過, 也非常慚愧, 他知道自己幹了件傻事, 難怪父親不高興。

父親走進書房後, 問喬治:“告訴我, 兒子, 你為什麼要砍那棵樹?”

“當時我正玩, 沒想到――”喬治結結巴巴地說道。

“現在樹就要死了, 我們永遠也不會吃到櫻桃了。 但比這更糟的是, 我囑咐你要看護好這棵樹, 你卻沒有做到。 ”

喬治羞愧難當, 臉一紅, 低下頭。 “對不起,

Advertisiment
爸爸。 ”他說。

父親把手放在兒子的肩頭, “看著我, ”他說, “失去櫻桃樹, 我當然很難過, 但我同時也很高興, 因為你鼓足勇氣向我說了實話。 我寧願要一個勇敢誠實的孩子, 也不願擁有一個種滿枝葉茂盛的櫻桃樹的果園。 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兒子。 ”

喬治・華盛頓從未忘記這一點。 他一直像小時候那樣勇敢, 受人尊敬, 直到生命結束。

沒有一個男孩不淘氣, 只是程度不同。 對於孩子淘氣犯下的錯誤, 家長應當大度一些, 寬容一些。 喬治無意間砍倒了父親心愛的櫻桃樹, 雖然這個行為讓父親很生氣, 但他及時承認、知錯就改的態度讓父親很高興, 因為他具備了最為寶貴的品質――誠實。 父親的做法讓喬治受益終生, 他一直勇敢誠實, 受人尊敬。

Advertisiment

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 是一種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 當然,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入情入理, 注意感情溝通, 切忌講大道理或是空洞地說教, 引起孩子的反感。 正確的教育方法是:

1.當孩子在嘗試新事物的過程中犯了錯誤時, 父母可以説明孩子找出原因, 並鼓勵孩子再次嘗試, 讓孩子的自信心在不斷嘗試中得到保護和增強。 如有的孩子主動幫忙做家務, 可是因為不小心而摔破了碗。 這時, 父母不要指責孩子, 而應指導孩子如何做可以把碗洗乾淨又不會摔破, 鼓勵孩子繼續努力。

2.給予孩子犯錯誤的權利和改正錯誤的機會, 冷靜地聽聽孩子的想法, 説明孩子找出錯誤的原因。 孩子主動承認錯誤時, 父母要給予鼓勵,

Advertisiment
並指出錯誤的危害性, 讓孩子在鼓勵中知錯改錯。

3.對於犯錯誤的孩子, 父母可以借用自己犯錯誤時的情形, 告訴孩子“這個錯誤我也犯過, 讓我告訴你應該怎麼辦。 ”説明孩子從失敗和錯誤中走出來, 説明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戰勝困難的自信。

4.父母在鼓勵孩子時一定要發自內心, 不能持有敷衍或不認可的態度。 有位媽媽平時經常批評、否定孩子, 在鼓勵孩子時仍然用否定的眼光看孩子, 因此當她鼓勵孩子時, 孩子卻認為媽媽是在欺騙他, 根本不是在鼓勵他, 這樣的鼓勵肯定不會奏效。

發展心理學認為, 孩子小的時候, 像一盤錄影帶, 需要預演與體驗所有的情緒(快樂、痛苦、悲傷、驕傲、自滿、受挫、愛恨等)與行為, 留下適當的印痕, 在今後成長的道路上,這些印痕都是可利用的資源。孩子可以通過“心理反芻”,找到較為合適的應對方法。孩子小時候犯一些錯誤,通過錯誤來認知與外界或他人的關係,也可以獲得對錯誤的部分免疫。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人生應當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任何嘗試都有可能犯錯,不允許男孩犯錯,就是不允許孩子成長。所以,父母要用全面、發展的眼光去看待男孩,有了這種觀念,就不會因孩子的一時失誤或表現不佳而大發雷霆。

在今後成長的道路上,這些印痕都是可利用的資源。孩子可以通過“心理反芻”,找到較為合適的應對方法。孩子小時候犯一些錯誤,通過錯誤來認知與外界或他人的關係,也可以獲得對錯誤的部分免疫。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人生應當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任何嘗試都有可能犯錯,不允許男孩犯錯,就是不允許孩子成長。所以,父母要用全面、發展的眼光去看待男孩,有了這種觀念,就不會因孩子的一時失誤或表現不佳而大發雷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