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想孩子有出息,這幾種行為絕不能有,特別是第2種!

俗話說, “三歲看小, 七歲看老”, 這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孩子小時候養成的行為習慣, 不論或好或壞都將伴隨他們一生。 所以, 從小規範孩子的行為習慣, 對他們的成長極其重要, 特別是這7種行為!

1

得不到想要的就撒潑

現在很多家庭的小孩都是獨生子女, 於是家長們對孩子極盡寵愛, 基本上衣食住行都挑好的來, 慢慢地將孩子寵成了個小霸王。

長期的溺愛, 讓孩子的性格也是格外驕縱, 看見喜歡的就要買, 得不到就各種哭鬧和發脾氣, 將家長折磨的頭痛不已。

危害:習慣了嬌生慣養的孩子, 不僅性格自大,

Advertisiment
對家長也是蠻橫無理, 而且對物質的追求會只增不減。

解決方案:(1)不能慣:家長要有自己的底線, 即使孩子再怎麼痛哭, 家長都不能妥協, 要知道忍讓了一次就會有第二次;(2)讓孩子哭:孩子發脾氣, 將孩子抱在一邊, 默默注視他, 讓他明白哭沒用, 直至他冷靜;(3)耐心等待:在孩子哭完後, 抱抱他, 然後說說不能買玩具的理由。

2

喜歡人來瘋

朋友家的孩子, 每次家裡來人, 吃飯就不好好吃了, 硬是要人喂, 不依就亂發脾氣。

危害:孩子“人來瘋”時間長了會變得沒有禮貌, 也會習慣用一些過激的行為表現自己,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矯情”。

解決方案:

(1)給孩子表現的機會:家裡來客, 不要冷落孩子, 讓孩子自己玩, 邀請孩子幫忙招呼客人;

(2)家長不要太虛榮:跨孩子要適度,

Advertisiment
有時候家長在外人面前一直誇孩子, 會讓他們變得驕傲, 誘發他們的表演欲;

(3)多陪伴孩子:家長定時抽時間帶孩子出去玩, 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人和事, 熟悉怎麼與人正確交往。

3

時常小偷小摸

有些家庭對孩子的零花錢控制的很嚴格, 這就讓孩子起了偷拿的心思, 有時可能是拿走家長放在家裡的現金, 有時也可能是順手偷走別人的錢, 然後自己偷偷花掉買糖吃。

危害:小偷小摸不改正, 日後終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並且給周圍人的印象都是極差的。

解決方案:

(1)講理:讓孩子知道“物權”概念, 不是自己的, 再好也不能拿;

(2)慎用“偷”字: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是不能說偷, 因為在他們眼裡, 拿喜歡的東西很正常。

Advertisiment
家長若是用“偷”罵孩子, 會損害孩子的自尊, 讓孩子感覺低人一等;

(3)理智分析:發現孩子偷東西, 先問他這樣做的理由, 然後告訴孩子這樣不對, 並帶孩子主動歸還和道歉。

4

做事3分鐘熱度

做家長的, 不怕孩子不聰明, 就怕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

在孩子的世界, 喜新物厭舊事很正常。 今天想上鋼琴課, 去了兩天就喊累;明天覺得吉他酷, 三天沒到嫌枯燥;後天看上跆拳道, 回來直喊太害怕!

危害:孩子的定性不夠, 這能理解, 但若總對興趣挑來撿去, 最終只會浪費生命, 落得一事無成的結局。 而且在孩子的性格養成上, 也不能吃苦, 日後在職場也總會受挫。

解決方案:

(1)鼓勵孩子:家長們在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多鼓勵孩子, 增加他們的自信;

Advertisiment

(2)教孩子等待:“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好功夫也不是一天就能練成, 學會等待, 學會專注。

5

說謊眼睛都不眨

‘狼來了’的故事眾所周知, 一個人如果習慣了撒謊, 那麼日後說什麼也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 自己也不會有真心相伴的朋友。

危害:習慣了說謊話的孩子, 會覺得自己很聰明, 做事的時候喜歡鑽空子, 耍小聰明, 一旦出錯只會自食其果。

解決方案:

(1)說謊的嚴重性:家長告訴孩子撒謊的孩子是最不受人歡迎的, 只有誠實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2)抓好第一次:弄清孩子說謊的緣由和動因後, 不妨小題大做點, 指出問題的嚴重性並明確表態:“下次不能再說謊。 ”

(3)重視屢犯的孩子:適當懲罰是有必要的, 比如扣除一禮拜的零花和零食等,

Advertisiment
嚴重的可以看看心理專家。

6

大人講話時總愛插嘴

有一老師朋友, 前段時間一起吃飯的時候, 她抱怨做老師太不容易了。 本身班上的孩子上課注意力就不是很集中, 偏偏還有個特喜歡插嘴的孩子, 一說話就讓全班起哄, 很招人煩。

危害:不論是大人的談話, 或是正在上課的老師, 孩子總是無端插嘴, 不僅是沒禮貌的體現, 還會讓人特別討厭。

解決方案:

(1)及時給予肯定:孩子有進步的時候很想和父母分享, 這時父母可以抽出一分鐘給予肯定;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大人說話, 家長可以說“你等等十分鐘, 媽媽說完就陪你”。

7

好吃懶做

有媽媽反映, 現在的孩子太懶了, 一放學就是看電視, 玩電腦, 讓幫忙拿個東西, 聽了就像沒聽見似的。

危害:習慣家長包辦事物的孩子,不僅在自理能力差,做事也缺於主動,安於現狀,懶於思考,一生都是碌碌無為。

解決方案:

(1)學會放手:對孩子最好的愛,不是替孩子做好一切,而是讓孩子學會獨立,掌握基本的生存能力;

(2)激勵政策:對於懶惰的孩子,我們可以激勵他們主動去做,通過競賽或比拼,讓他們愛上勞動。

這些問題看似很小,實則卻能反映出孩子品行的好壞,對他們日後的成長至關重要。所以家長必須對孩子加以改正,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危害:習慣家長包辦事物的孩子,不僅在自理能力差,做事也缺於主動,安於現狀,懶於思考,一生都是碌碌無為。

解決方案:

(1)學會放手:對孩子最好的愛,不是替孩子做好一切,而是讓孩子學會獨立,掌握基本的生存能力;

(2)激勵政策:對於懶惰的孩子,我們可以激勵他們主動去做,通過競賽或比拼,讓他們愛上勞動。

這些問題看似很小,實則卻能反映出孩子品行的好壞,對他們日後的成長至關重要。所以家長必須對孩子加以改正,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