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鉀的原則有什麼

鉀在天然食物中分佈很廣, 日常膳食中一般不會缺乏, 如果膳食不平衡, 烹調不合理, 就會發生鉀的攝入量減少。 另外慢性疾病可能使鉀的吸收不好, 糖元的生成需要鉀, 食用大量糖時需要補鉀。 鉀在人體內的含量過高或過低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那麼對於補鉀的原則有哪些呢?什麼情況下需要補鉀呢?

1、 補鉀不易過量

對於鉀的補充要有效劑量, 不能過量, 注意防止過量靜脈補鉀, 高血鉀較低血鉀更危險。 補充鉀時要根據患者個體情況準確掌握用量, 首次補鉀時要去醫院就診, 遵照醫囑補充,

Advertisiment
盡可能達到有效劑量, 防止病情惡化。

2、 選擇粗大血管

在靜滴補充鉀元素時, 宜選擇較粗大血管, 不宜在同一靜脈反復穿刺。 因為鉀鹽具有強刺激性, 易使較小的淺表靜脈血管平滑肌痙攣或使靜脈液路不暢, 所以靜脈補鉀一定要選擇較為粗大的淺表靜脈進行注射, 避免在手背靜脈或頭皮靜脈穿刺。 而且不易在同意靜脈反復的穿刺。

3、 濃度、滴速宜適中, 短期靜脈補充

在進行靜滴時, 鉀鹽濃度以0.3%為宜, 溶於5%葡萄糖、糖鹽水或生理鹽水中。 濃度過高有致心搏驟停之危險。 在靜滴時還注意緩慢速度, 避免短時間大劑量補鉀而致高血鉀的危險。 靜脈補鉀濃度、速度和每日總量::每日靜脈輸入氯化鉀總量:a輕度低鉀血症:40mEq;b中度低鉀血症:40-60mEq;靜脈輸入氯化鉀濃度>60mEq/L或速度>20mEq/hour時,
Advertisiment
應連續監測心電圖, 並每2小時測一次血清鉀;氯化鉀靜脈給藥濃度:20-40mEq/L;氯化鉀靜脈給藥速度:

鉀離子是細胞內液中的主要陽離子, 正常人每日需要40mmol的鉀, 攝入鉀的80%以上經腎臟排出。 在人類正常的飲食過程中, 鉀的補充足以提供給人體的每日所需, 如不是醫生建議不需單獨進行補充。 補鉀的目的在於糾正低鉀血症或預防低鉀血症, 但因鉀離子具有高毒性及刺激性, 如補鉀不當則會降低補鉀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