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衝破“不可能”,才有可能重生

人類社會的進步史就是一部從不可能到可能, 再從可能到現實的不斷創新的歷史。 6000年前, 堅利的鐵器會取代手中的石器被人們視為不可能;1000年前, 一種粉末(火藥)會造就一個新時代也被人們斷然否定;500年前, 水蒸氣會推動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仍然被人們嗤之以鼻;100年前, 人類會實現飛天夢想讓更多的人感到是異端邪說;510年前, 人們大都還不太敢想電腦會極大拓展人腦的功能……而今天, 所有這些在先人眼中的“不可能”, 都已經成為我們現實生活中尋常可見的事情了。

人生沒有不合理的目標, 只有不合理的期限。

Advertisiment
世界上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那就是敢於向不可能挑戰。

日本保險女神柴田和子, 創下了在一年之內發展804位業務員的驚人業績。 1988年, 更是創造了世界壽險業績第一的奇跡, 榮登吉尼斯世界紀錄。 此後她逐年刷新的紀錄至今仍然無人打破。 她衝破了“不可能”的銅牆鐵壁, 譜寫了輝煌的人生。

埃裡森向“不可能一發出挑戰, 連續20多年向比爾·蓋茨寫下戰書。 在他的領導下, 甲骨文公司1999年的銷售額突破100億美元, 贏利超過30億美元, 一年內增長了40%。 2000年9月, 公司市值達到1840億美元。 而埃裡森在《財富》雜誌本年度富人排行榜上躍升到第二位, 在向不可能挑戰的強烈企圖心的驅使下, 埃裡森的財富增長速度之快是讓人始料不及的。

Advertisiment

在這個社會中, 大多數人都渴望成功, 但前進的道路上卻充滿了意外, 沒有人會輕鬆地如願以償。 然而, 只要我們對生活依然熱愛, 對成功依然渴望, 就不必懼怕窮困潦倒, 不必懼怕濟濟無名, 甚至不必懼怕飛來橫禍, 因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或者說, 只有衝破了“不可能”的銅牆鐵壁, 才能得到鳳凰涅槃的重生。 就如同《當幸福來敲門》裡的主人公威爾·史密斯一樣。

這是一部典型的勵志影片, 成爾·史密斯作為一位人到中年而又投資失敗的父親, 一心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 躊躇滿志的他決心投身瞬息萬變的股票證券業, 但很快就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多年來積累的家底被迅速耗盡, 連自己的房子也被銀行抵押。

Advertisiment
失望的妻子琳達為此甩手離去, 只留下5歲的兒子克里斯多夫。 可以說, 除了可愛的小兒子, 他一無所有。

從此, 威爾·史密斯與兒子開始了相依為命又十分艱難的生活, 顛沛流離、風餐露宿。 甚至最潦倒時, 父子倆不得不在火車站的澡堂裡捱過漫長的黑夜。

但是, 即使在如此慘澹的情況下, 威爾·史密斯也沒有頹廢過, 他懷著渴望成功的決心和技巧, 在兒子的鼓勵下更加堅強地奮進, 並迸發出了驚人的鬥志。 從投資失誤到轉行失敗至傾家蕩產, 再到他努力奮進獲得成功, 每一次的轉變都充滿了辛酸與無奈。 在歷經多次挫折之後, 終於他從一個窮困潦倒、寂寂無名的投資經紀人變成了世人矚目、人人景仰的百萬富翁。

Advertisiment

面對生活中不斷的意外, 我們應怎樣在困境中懷抱不滅的希望, 如何將糟糕的局面轉變為最好的發展, 《當幸福來敲門》這部影片可以告訴我們“沒有不可能”的力量。

前紐西蘭總理詹尼弗·希普利曾說:“腦子裡的奇思妙想, 哪怕是很模糊的, 也不要輕易放過任何一個。 因為, 很多事情都是從不可能到可能的。 ”她在任職期間, 一直積極推進紐西蘭經濟的改革進程, 先後領導了社會福利、國家養老金計畫和大眾健康制度的改革, 參與了縮減政府部門規模、引入透明辦公機制的工作, 還負責了一系列國有企業私有化、意外事故賠償、為奧克蘭機楊及一些能源公司籌款等事務。 這些改革舉措最初看起來都是不可能的事,

Advertisiment
但在她的領導下一一變成了現實。

創造發明也好, 社會改革也罷, 都會遇到方方面面的難題和困境。 更多的是存在於生活中那些看似不可思議、無法辦到的事。 但事實上, 只要調整一下思維方式, 換一種處世心態, 往往就會得到不同以往的答案, 使“不可能”變成“可能”。 可以說, 我們正是在不斷否定“不可能”中獲得了更大的思想自由。

所以, 要想有所改變、有所創新, 就應勇敢地把目光投向身邊許許多多的“不可能”, 打破舊有的樊籬, 積極地付諸行動。 這樣, 才可能有朝一日創造出“重生”的奇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