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虛擬玩伴可助孤獨症康復

虛擬玩伴可助孤獨症康復

孤獨症兒童的一個特徵是, 無法與真人進行虛擬的遊戲及可變的交流。 在2月召開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年會上, 美國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JustineCassell報告說, 與“虛擬玩伴”的“交流”能夠激發孤獨症兒童潛在的社交技巧。

在Cassell的實驗中, 該“虛擬玩伴”是一個8歲的中性卡通兒童, 出現在投影儀螢幕上。 當與真實兒童交流時, 一半的動作發生在真實世界, 另一半發生在虛擬世界。 通過玩具上的感測器, 真實兒童能夠來來回回地運動玩具。 同時, 虛擬玩伴則“觀看”著他們玩耍。 而且, 虛擬兒童還能夠發出聲音並做出逼真的表情和手勢。

Advertisiment

Cassell表示, 她和同事于10年前設計虛擬兒童, 最初是為了研究正常兒童的語言能力。 現在應用于孤獨症兒童身上後發現, 這種交流能夠開啟孤獨症兒童的社交技能。 研究發現, 在與虛擬玩伴開始進行玩耍20分鐘後, 孤獨症兒童就能自然地提問或回答問題。 在另一個實驗中, 讓孤獨症兒童“成為”虛擬兒童, 當孤獨症兒童隱藏在窗簾後面並通過控制器操縱虛擬兒童時, 虛擬兒童與普通兒童的交流則顯得非常具有社會敏感性。

Cassell認為, 孤獨症兒童能更自在地與虛擬玩伴進行玩耍, 原因在於虛擬玩伴更具可預見性, 這使孤獨症兒童感覺更安全。 初步的腦檢測顯示, 普通人與虛擬人物交流會比與真人交流考慮得更多。

Advertisiment
Cassell推測, 在孤獨症兒童中, 情況可能正好相反。 不過Cassell表示, 這一新發現能否應用于孤獨症兒童與真實兒童的交流, 目前還是個有待解決的大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