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虎爸效仿“戰鬥民族”教育方式, 寒冬給兒子洗冷水澡

“相信嗎?大冬天的, 我哥給他才5歲的兒子洗冷水澡, 我看著都哆嗦, 虎爸真虎了!”11月30日上午, 記者的一位元微友發了這麼一則消息到朋友圈, 很快引起大家的關注, 好多人留言評論, 有點贊的有感慨的, 說這位虎爸可以和俄羅斯“戰鬥民族”的教育方式媲美了。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記者隨即聯繫到發朋友圈的微友林惠, 探究事情的真相。

活學活用, 虎爸效仿“戰鬥民族”教育方式

30日下午, 記者見到了林惠, 她很痛快地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我哥32歲才有了這個寶貝兒子, 一家人可寵愛孩子了!”林惠說, 父母、哥哥和嫂子以及哥哥的岳父母都對孩子心疼得不得了,

Advertisiment
就快達到“要星星不給月亮”的地步了。

可想而知, 這個萌娃從小嬌生慣養, 一有點不順心就大吼大叫。 小一點兒的時候鬧騰, 大家還當成是小孩子的可愛, 不以為然, 大一點了再這麼折騰, 當爸爸的首先就受不了了。 “我哥雖然捨不得打孩子, 可一生氣了責駡也是有的, 他就越來越想好好教育一下寶貝兒子。 ”林惠說, 小寶貝小名叫虎虎, 哥哥也成了名副其實的虎爸。 虎爸為轉變虎虎的嬌慣, 可費了不少心思。

11月初時, 哥哥看了一段視頻, 是俄羅斯的幾個年輕爸爸帶孩子的片段, 視頻裡這些爸爸們把還不會走路的孩子在冰天雪地裡脫成光屁股, 提起來甩開又接住, 還有一段視頻是給光屁股小孩在雪地裡洗冷水澡,

Advertisiment
孩子們也不哭鬧, 反而樂得哈哈大笑。 “我哥當時看完就靈機一動, 要學人家‘戰鬥民族’培養孩子的習慣, 也給虎虎洗冷水澡。 ”林惠說, 哥哥也挺賊, 選了一天家裡其他人都不在的機會, 給5歲的虎虎來了一次“冷水浴”。

事後哥哥告訴林惠, 虎虎儘管不太配合, 但是洗了十來分鐘, 還是堅持下來了。 他打算每週最少給洗一次冷水澡, 爭取給孩子養成習慣。

冷水澡洗了3次被迫“叫停”

記者通過林惠聯繫到了他的哥哥、虎爸林峰。 “快別提了, 我的嘗試被打斷了, 家裡人都不同意。 ”林峰有點沮喪地說, 前後一共給虎虎洗了3次冷水澡, 因為全家人的反對沒有再繼續下去。

性急的虎爸林峰, 見第一次給虎虎洗冷水澡沒什麼事,

Advertisiment
虎虎每天依舊活蹦亂跳的。 隔了3天就又給虎虎洗冷水澡, 恰好在洗手間裡虎虎的“反抗聲”被遛彎回來的老媽發現了, 一頓教訓, 抱著光屁股的孫子就回到了臥室, 說什麼也不給孩子洗澡了。 “媽, 沒啥事, 就是洗個冷水澡而已, 我小時候你不也經常給我洗冷水澡嗎?”林峰不以為然地說, 卻被老媽給戧回來了。 “那是條件不允許, 那會熱水都得一壺一壺燒, 現在有熱水器, 當然不用洗冷水澡了。 ”老媽責怪林峰心太狠, 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痛說家史了。

結果, 第二次冷水澡洗了一半就被叫停了, 林峰沒有死心。 前兩天, 趁家人不在, 又給虎虎洗冷水澡。 “虎虎倒是沒咋反抗, 我看著挺高興, 結果隔天他就感冒了。

Advertisiment
”林峰說, 事後他也覺得可能還是因為洗冷水澡著涼了, 心裡有點不得勁兒, 所以後來就沒再琢磨給孩子洗冷水澡了。

不過, 採訪臨結束時, 林峰悄悄告訴記者, 等過段時間天暖和了, 他還要繼續“戰鬥民族”的鍛煉方式, 讓兒子成為真正堅強的小男子漢。

延伸採訪

虎爸虎媽要明白:鍛煉、教育孩子得因人而異

雖然最後結果不像虎爸林峰想得那樣完美, 但類似他這種鍛煉孩子的方式, 在好多家庭都在上演。 記者走訪發現, 很多家長都對教育和鍛煉孩子該“狠”還是該“柔”意見不一, 也出現過一些爭論甚至小矛盾。

帶孩子就得“狠”點:持這種觀點的大多是爸爸們。 讀者李先生說, 他兒子9歲, 從3歲開始他就培養孩子的堅毅性格,

Advertisiment
帶兒子踢足球、打籃球、練跆拳道, 一開始孩子沒耐心受不了苦, 他狠狠心沒有中斷, 現在孩子每一樣都學得很好。 網友“蒲公英”說, 不論男女, 孩子們現在吃的苦太少, 就應該多讓他們接受一些挫折教育, 對成長有好處, 長大了才不會輕易被苦難打倒。

帶孩子還要“以柔克剛”:持這種觀點的大多是媽媽和爺爺奶奶輩兒的家長。 讀者陳萍萍說, 教育孩子不能太簡單粗暴, 她的女兒在她的教育下, 從小就培養淑女氣質, 長大了大家都會很尊重和喜歡她。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程依玲介紹說, 教育孩子和鍛煉孩子意志力的方式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 爸爸帶孩子有三個顯著特點:懶、粗、狠。 這些看似“不負責任”的“粗暴”做法, 恰恰給了孩子成長的動力。 爸爸不會像媽媽那樣心慈手軟,他們會很剛性,甚至是“暴力”的方法解決問題,讓孩子有堅毅勇敢的品格。“但剛性的方法要講究‘度’。”程依玲說,孩子的教育和鍛煉因為年齡、性格的不同,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方法,經過實踐後有正面作用的才算適合孩子的。

爸爸不會像媽媽那樣心慈手軟,他們會很剛性,甚至是“暴力”的方法解決問題,讓孩子有堅毅勇敢的品格。“但剛性的方法要講究‘度’。”程依玲說,孩子的教育和鍛煉因為年齡、性格的不同,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方法,經過實踐後有正面作用的才算適合孩子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