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與孩子談論婚姻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從上面的四個家庭的訪談中不難看出, 孩子們對於婚姻的理解局限於“和最喜歡的人在一起”這個概念。 而他們對婚姻的態度來自於家庭環境。 家長們都困惑如何與孩子談論這個話題, 擔心談多了反而引起負面效果。 所以, 一部分家長乾脆不談;一部分家長覺得有必要談, 但是這個度怎麼把握卻又是個大問題。

婚姻的定義很多。 有人說婚姻就是兩個人在一起勾心鬥角;有人說婚姻就是相互扶持著走完人生;有人說婚姻就像是一條伸縮繩, 把兩個人相互綁在一起, 雖然各自會失去一部分自由,

Advertisiment
但是卻得到兩個人的快樂……其實沒有人能準確定義婚姻是什麼。 我認為, 婚姻是一種態度, 是與他人相處的態度。 如果婚姻中雙方的相處態度是坦誠, 那婚姻將充滿包容、體諒和扶持;如果相處態度是捉弄、試探, 婚姻將充滿懷疑和不信任。

4、5歲的孩子還處於人生的探索發現階段, 他們對什麼都好奇, 特別是我是誰, 我和社會的關係是什麼。 “我要和誰誰結婚”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我要如何才能和喜歡的人維持關係”的問題。 這個問題對孩子成人以後如何看待婚姻, 如何與另一半相處起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覺得, 在“婚姻關鍵期”與孩子談論婚姻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就像教給孩子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一樣必要。 那如何與孩子談論“婚姻”呢?以下給家長幾條原則性建議:

Advertisiment

一、瞭解你自己

眾所周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在“婚姻”問題上同樣也是。 你應該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擁有正確的健康的婚姻觀念。 你是否知道正向孩子傳遞的是關於“婚姻”的哪些價值觀?

許多父母發現應該總結自己的婚姻價值觀, 彼此談論, 然後決定與孩子分享哪些資訊。 總結自己的婚姻價值觀有助於讓我們在生活中表現更一致;總結自己的婚姻價值觀能夠確保我們不會將偏見傳遞給孩子。 父母自己也需要學習。 你總結出的價值觀本身不分對錯, 重要的是, 你要清楚自己要說什麼。

二、給他們最簡單的解釋

或許你會發現, 如果你確實給孩子們說了太多的話, 他們就會不願再聽或者開始坐立不安。

Advertisiment
如果你理解孩子的行動所表露的資訊, 你就會知道什麼時候你已經說夠了。

大家一定要記住:有一個實用原則“少比多好”。 孩子問問題時, 要先給他們最簡單的解釋。 如果孩子看起來對之感興趣或者問更多的問題時, 你再給予他更複雜的資訊。

三、使用適合你的孩子發展水準的詞彙和概念

孩子是具體思維者, 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要到青少年的某個時期才能得到發展。 4歲的兒子說, 自己要和一個小女生結婚。 可能他只是想知道, 那個小女生今天和別人玩了, 我怎麼才能讓她只和我一個人玩——而已。

四、孩子也會注意你所傳遞的態度

同你的孩子分享資訊是很重要的, 但僅僅如此是不夠的。

Advertisiment
你還需要同你的孩子分享你的感覺, 你的態度, 你的價值觀和你的信念。 確定地告訴他們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大量的研究告訴我們, 孩子是依靠父母的幫助來發展他們自己的價值觀的。 孩子從早年就開始理解思想感覺和行為的差異是很重要的。 比如你可以教小的孩子, 每個人都會有生氣的時候, 但你決不能因此就去打另一個孩子或成人。

父母還可以幫助大一些的孩子懂得, 人自然會有各種各樣的念頭和感覺, 但是人們要為他們自己的行為負責, 如果某些感覺不符合他們的道德價值觀, 他就不應該去行動。

以上就是我對兒童“婚姻敏感期”的一己之見。 總之, 家長無需避諱談論“婚姻”或性別, 只要方法得當,

Advertisiment
帶給孩子的就是一生的幸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