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與好奇寶寶的問題大戰

孩子對事物好奇的行為代表什麼?簡單的說, 代表一種求知的欲望。 每個孩子都有求知的欲望, 也有發展的潛能, 借著探索、操弄、發問, 兒童滿足了求知的欲望, 智慧也因此而獲得增長, 所以, 探索、操弄、發問, 對孩子來說, 都是好事。

站在教育的觀點, 我們是需要鼓勵孩子多問、多發表, 因為這樣不但能增進孩子的語言能力, 也能説明他學習周遭的事物。

所以, 父母面對愛發問的孩子時, 應先分辨、瞭解, 孩子發問的動機;是孩子缺乏父母的關心與注意, 因此才喜歡緊跟大人亦步亦趨地問個不停;或者是孩子是出於求知欲滿足的緣故,

Advertisiment
父母在明瞭孩子的動機後, 再決定處理的方式。

※想引起父母注意的寶寶

如果孩子發問的動機是想引起父母的關心和注意, 父母需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擁抱, 同時要避免指責或禁止孩子發問, 讓孩子在父母的關心和擁抱中慢慢減少這種不當的發問。

※想知道一切新事物的寶寶

如果孩子是屬於求知欲型的, 則父母可依其孩子的年齡和程度的不同來回答。 如果孩子所提出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立即回答的, 則儘量當場答覆, 如果是屬於比較簡單的問題, 父母也可以借著反問的方式去引導孩子, 讓他有機會可以思考。

※孩子問的尷尬問題

如果孩子所問的問題令您感到尷尬或者啞口無言,

Advertisiment
父母也不必覺得有失面子, 畢竟人非萬能, 遇到這種情形, 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查閱書籍, 尋找答案, 研究討論, 這種不厭其煩地和孩子共同尋找答案的整個過程, 就是一個非常棒的身教表現, 也是機會教育, 讓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學習研究的精神。

※抽象的問題怎麼答

如果孩子年紀較大, 所問的問題是屬於抽象、觀念性的問題, 並無標準答案可循, 這時, 父母不妨鼓勵孩子到學校請教老師和同學, 聽聽她們的看法、想法, 這種方式可增廣孩子的聽聞, 讓孩子體會事物的多面性。

※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

孩子好奇、愛發問是個好現象, 父母不要因為孩子一連串的問題感到厭煩或者認為那是一個傻問題、異想天開的想法,

Advertisiment
父母要學習不論在任何時候或場合, 儘量避免指責或禁止孩子發問, 如果父母真的很忙或很累, 也要婉轉的告訴孩子稍後再和他討論, 否則孩子在受到責駡及得不到回答時, 容易產生挫折感, 及失去對父母的信任, 日子久了, 親子間的感情也會變得疏離。

因此, 父母對孩子的一些傻問題, 或者異想天開的問題, 均要認真回答, 同時要鼓勵孩子多發問, 培養和孩子一起交談的習慣, 在一問一答之中, 親子間的話題便源源不絕, 一方面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可以擴展孩子的知識領域, 進而促進親子之間情感的交流。

給家長的建議

1. 給孩子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 裡面放置各種玩具、書籍、材料等, 主動提供孩子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

Advertisiment

2. 每天撥出30分鐘, 從小養成和孩子交談的習慣。

3. 對孩子好奇的問題, 指導孩子如何找答案。

4. 借著問題引導孩子多觀察四周圍的事物, 思索更多的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