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然分娩的三個過程及產後注意事項

孕婦瞭解臨產的徵兆及分娩的過程是非常必要的。 清楚地瞭解臨產的徵兆和過程, 為分娩做好充分的準備, 及時、適時地住院待產, 對於保證母嬰安全, 避免併發症的發生是非常關鍵的。

急診入院
1、規律宮縮出現
10分鐘3次左右, 1次持續30秒到1分鐘。
有時會出現不規律宮縮, 這是先兆臨床的症狀, 此時不用著急, 基本上距離分娩還有16-20小時。
2、破水
胎膜早破, 此時需平躺臥床, 抬高臀部。 要叫救護車或用平車, 入院。 (注:不能自己下地上廁所, 或步行去醫院。 )
3、見紅
如出現少量血性分泌物, 小於月經量, 不必著急, 屬於正常現象。
Advertisiment

如出血量大於月經量, 且顏色鮮紅, 則必須看急診。
自然分娩分為3個產程

第一產程:宮口開到3公分, 時間上比較漫長。
1、如無破水, 可在床邊等小範圍內適當活動, 期間會出現間斷性宮縮。
2、要有意識的排小便, 雖然膀胱感覺不明顯, 但要注意, 膀胱過大會影響胎兒娩出。
3、要注意飲食, 少食多餐, 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佳, 保證體力。
在開到3公分後, 根據個人情況不同, 有可能會用杜冷丁, 用過後基本上會在4小時內娩出。
第二產程:開到6-7公分後
要注意正確用力, 1次宮縮用3次或2次半的勁。 宮縮剛來時, 深吸氣, 使長勁, 像大便的感覺。 換氣後再使勁, 再換氣再使勁。 勁不要用在脖子上。 (昨天在書上看到, 用力的時候憋氣時間不能長於6秒鐘,
Advertisiment
所以要學著換氣-使勁)
胎兒娩出後, 護士會吸羊水, 然後聽見寶寶哭, 護士會在旁邊給寶寶洗水澡和油澡。
第三產程:
半小時內娩出胎盤, 如有側切或撕裂, 要進行縫合, 大概縫3針。
產後

母嬰同室, 產後頭4小時內要每小時觀察出血情況, 預防產後出血。
1、產後活動
產後要早下床活動, 以便於惡露排出, 避免感染。
產後6小時內要自己排小便。
第一次下地時要注意安全, 務必保證房間內有人, 避免跌倒, 可以隨時叫護士或護工。
剖宮產的話, 第二天可下地。
2、產後飲食
順產後可進食, 喝溫熱水。 注意不可吃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剖宮產第二天可進流食, 不限量, 如藕粉、米湯、蛋羹等, 次日半流食, 如餛飩、面片等不油膩的食品, 再次日可進普食。
Advertisiment
未排氣前不要喝牛奶。
3、出生證明
分娩後辦理, 需要帶雙方戶口本、雙方身份證, 事先要起好名字。
入院期間可辦理。 如在出院後辦理, 則還需帶上出院時給發的一張委託書。 先去產科門診取病例。 半年之內都有效
病房每天會定時通風換氣, 此時產婦要注意帶帽子。
4.其他。
正常分娩時, 信心很重要, 要積極配合醫生和護士。
產痛持續時間較長, 要有心理準備。
儘量不要大叫, 防止腹部脹氣。
正確用力時為屏氣, 要儘量保持體力。
(實習編輯:溫豔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