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腹瀉治療不當可導致并發癥

最近, 西安各家醫院兒科、消化科門診人滿為患, 而腹瀉患兒占了很大比例。 兒科專家提醒, 腹瀉進入發作高峰期, 作為家長應提早預防嬰幼兒腹瀉和其帶來的危害, 以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和發育。

-秋季腹瀉多為輪狀病毒引起

近日, 隨著氣溫下降, 腹瀉也處于高發期, 雖然引起腹瀉

的原因很多, 但最近高發的以小兒感染性腹瀉患者居多, 大都是半歲到2歲的患兒, 基本都是輪狀病毒導致的。

西安市兒童醫院每日門診量超過2000人次, 就診的小患者中, 主要是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消化道疾病主要是急性、慢性腹瀉居多,

Advertisiment
該院消化科近50張病床全部住滿, 其分布在西安市內的幾家門診部每天也人滿為患, 腹瀉兒童較多。 交大一附院、高新醫院兒科門診每天接診的腹瀉患者近百名。

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李鳳俠介紹, 兒童發生腹瀉原因較多, 飲食、腸道內感染、環境、體質等非感染性原因可能引起生理性腹瀉, 如過早給嬰兒喂食粥類、斷奶前突然增加食物、進食過多、過冷等都可能引起腹瀉。 而小兒感染性腹瀉主要是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腸道后引起, 其中較常見的是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 也叫秋季腹瀉, 半歲以上兒童免疫力和腸道消化系統發育尚未成熟, 最容易感染輪狀病毒, 從而引起腹瀉。 這種腹瀉起病急,

Advertisiment
多伴有上呼吸道感染, 如咳嗽、流涕、甚至發熱, 發病一般3至8天。

-慢性腹瀉治療不當可導致并發癥

每個孩子出現腹瀉癥狀表現不一, 持續時間也不同, 如果只是生理性腹瀉, 孩子大便次數幾次到十幾次, 一般不影響孩子正常發育, 而如果是病毒、細菌等引起的感染性腹瀉, 家長要注意認清腹瀉種類, 及時治療, 否則可能導致病情嚴重, 影響后期治療效果和孩子的正常發育。

兒科專家戴英達指出, 一般孩子腹瀉癥狀較輕時, 一天大便三到十次, 有酸臭味, 孩子偶爾有惡心、嘔吐, 但精神狀態好, 無明顯口干、尿少等脫水癥狀。 如果治療不及時, 未及時采取調整飲食、控制感染, 可能轉化為重型腹瀉, 大便次數達每天10次以上,

Advertisiment
會伴有頻繁嘔吐、高熱, 甚至出現脫水癥狀。

小兒腹瀉很常見, 不論是病程在兩周內的急性腹瀉, 還是時間更長的慢性腹瀉和遷延性腹瀉, 治療處理不當均會引發多種并發癥, 尤其是病程較長的腹瀉會影響嬰幼兒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造成營養不良、身體瘦弱, 抵抗力降低, 容易感染各種疾病, 其中有營養不良和佝僂病的孩子更易發生并發癥, 如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癥、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 有的還容易并發真菌感染, 如鵝口瘡, 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重型腹瀉可能出現黃疸。

-治療對癥不可濫用抗生素

腹瀉最重要的是做好早期預防, 注意調整飲食的結構及其衛生狀況, 規律飲食, 如食用易消化、易吸收、高熱量、高維生素、有營養、有助于嬰幼兒健康的飲食。

Advertisiment
華山中心醫院兒科主任李國霞稱, 對已感染病毒并發生腹瀉的孩子, 如果大便次數和量不多, 也無明顯失水癥狀, 可以照常進食, 如繼續用母乳喂養或選擇平時習慣的飲食, 還可給予新鮮的水果汁以補充鉀鹽, 不吃生冷食物, 保持患兒口腔和皮膚清潔。 同時, 有脫水者需進行口服或靜脈補液。

另外, 李鳳俠還提醒家長, 孩子出現腹瀉時, 若要選擇抗生素, 一定要根據病原選擇相應的抗生素治療, 不可濫用抗生素。 確診是輪狀病毒腸炎的不必使用抗生素, 因為抗生素對病毒性腹瀉無效, 只是在繼發呼吸道等感染的情況下, 使用抗生素才有效果, 而即使是細菌性腹瀉也應盡量少用抗生素。

Advertisiment
腹瀉治療以對癥處理為主, 發生輕度腹瀉要給孩子易消化的食物, 同時多喝稀飯等預防脫水, 而感染性腹瀉需要抗感染治療, 但抗菌藥物長期應用會導致腸道菌群紊亂, 使腹瀉加重。

編輯:樸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