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腸套疊

腸套疊可以分為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腸套疊多發生於3個月-6歲的嬰幼兒, 繼發性腸套疊多發生在我們大人身上, 是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 並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 通常是近端腸管向遠端腸管內套入。

生活中腸套疊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

1、嬰幼兒發生腸套疊, 典型的表現為陣發性腹痛、嘔吐、血便和腹內腫塊及出現全身情況改變。

2、小孩子無症狀的突然性劇烈哭鬧、尖叫, 面色蒼白, 出冷汗, 下肢屈曲或腹部翻挺, 短時間隔後再次發作, 孩子精神差萎糜會出現嗜睡的情況, 在睡眠時也有可能會掩蓋腹痛。

Advertisiment

3、孩子出現拒絕哺乳或飲食, 當發生腸系膜被牽拉的時候, 孩子則出現產生的反射性嘔吐, 胃內容物或未消化的食物殘渣腸, 媽媽要注意當孩子嘔吐物為糞臭性液體時, 預防發生腸梗阻。

4、孩子大便由正常大便發生暗紅色果醬樣改變, 有時為深紅色血水, 也有時僅 為少許血絲。

5、按壓孩子腹部會觸摸到腸套疊所形成的腫塊, 表面光滑、可活動, 具有壓痛, 後期則壓痛不明顯。

6、孩子也會有高熱, 嚴重脫水以及電解質失衡的症狀。

治療的方法你只需要知道這三種就可以了!

對於三個月以下的孩子適合b超監視下水壓生理鹽水灌腸或空氣灌腸, 有經濟條件可以現在鋇劑灌腸復位, 復位成功的標準:孩子安靜入睡、腹部腫塊消失、大便由血性轉為黃色、X線檢查證明腸梗阻消失、套疊腸袢已重定,

Advertisiment
嚴重情況下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1、保持孩子的腸道正常功能, 不要突然改變小兒的飲食, 添加輔食的時候要逐漸添加, 使小兒嬌嫩的腸道有適應的過程, 防止腸管蠕動異常。

2、平時要避免小兒腹部著涼, 適時增添衣被。 預防因氣候變化引起腸功能失調。

3、防止腸道發生感染, 講究哺乳衛生, 嚴防病從口入。

推拿手法媽媽要學有所用, 可以通用與腸絞痛、腸套疊、腸扭轉。

1、雙手搓熱, 以掌心內勞宮穴對準孩子的肚臍, 空掌輕輕下壓肚臍的時候做震顫, 直至手掌穩定降低, 再次搓熱手掌, 反復重複動作輕壓肚臍震顫5-10次。

Advertisiment

2、推揉華佗夾脊穴, 可以改善孩子的精神緊張, 緩解腸絞痛、腸套疊時孩子發生的陣發性疼痛, 同時也能改變一下孩子的睡眠。

3、孩子發生嘔吐時每天推天珠骨100-200次, 從寶寶的頸後頭部髮際線往下推至大椎穴, 也可以在孩子奶後拍隔半小時後進行操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