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腎臟對維持內環境穩定作用關鍵

腎臟是在維持內環境穩定中起關鍵作用的重要器官, 通過腎小球濾過, 腎小管及集合管選擇性重吸收水、電解質、非電解質及泌尿而維持細胞外液的容量與組成于正常範圍之內。

(一)腎小球濾過

尿的形成開始於腎小球的濾過。 腎血流量( renal blood flow, RBF)約等於心排出量的1/4, 即1200ml/min左右。 正常血細胞比容約為45 010, 腎血漿流量(renal plasma flow)約為660ml/min。 其中1/5, 即125 ml/min可經腎小球濾過, 稱之為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 GFR), 相當於每天有170-180L原尿濾過腎小球。

(二)腎小管的重吸收與分泌

在腎小球有電解質( Na+、K+、Ca2+、Mg2+、HC03、Cl-及HP02\')、非電解質(糖、氨基酸及尿素、尿酸、肌酸)和水三類物質濾出。 尿形成的第二步是濾過物質的選擇性重吸收,

Advertisiment
又從腎小管回到腎小管周圍血管。 此外, 還有一些物質則從腎小管周圍血管分泌至腎小管。 這種選擇性重吸收及分泌過程通過主動與被動兩種機制完成。

1.近曲小管中的等張重吸收就是進過腎小球過濾的體液滲入近曲小管時與血漿滲透度相同, 在近曲小管裡面有大約82%的濾過液通過等張重吸收進入腎小管附近的毛細血管裡面, 剩餘的濾過液依然存留在腎小管內。 這還不是我們人體所排出的尿, 在成為尿之前, 這種體液還會進一步濃縮, 減少大量的容量。

2.尿的濃縮與尿的稀釋:雖然不同的人飲水量和排尿量的浮動變化很大, 但通過排出濃縮或是稀釋的尿來進行調節,

Advertisiment
使體液中總的溶質濃度維持恒定。 攝人大量液體, 導致體液稀釋, 尿亦稀釋, 大量的水迅速排出體外;相反, 飲水短缺或攝人溶質過量, 導致體液中溶質濃度增高, 尿高度濃縮, 溶質的排出超過水, 保留下來的水有助於體液中溶質的濃度趨於正常。 腎臟在滲透壓調節中的作用正是保持血漿滲透壓維持在285 mOsm/L左右。

腎臟中有淺表腎單位與髓旁腎單位兩類不同的腎單位。 髓旁腎單位的髓袢長得多, 在尿的濃縮中起更為重要的作用。 經濃縮後, 原尿中99%~99. 5%的水均被重吸收, 僅有大約o.5%~1%的濾過液最後作為終尿排出體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