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盤前置,孕媽媽易大出血

孕婦妊娠晚期或臨產前出現的無腹痛陰☆禁☆道反復流血, 出血症狀與出血量成正比這就是前置胎盤的主要症狀, 出血量大的話則表現為面色蒼白, 血壓下降等現象, 嚴重時可引起休克。

置胎盤可以分成三類:

1、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附著於子宮最下端, 胎盤邊緣不超過子宮頸內口。 這種前置胎盤的初次出血發生的比較晚, 一般在妊娠37~40周或臨產前, 血量較少。 但是也有出血嚴重的, 這種出血易造成孕婦貧血, 嚴重的可發生休克, 從而導致胎兒在子宮內缺氧, 甚至死亡。

2、部分性前置胎盤:子宮頸內口部分位置被胎盤覆蓋,

Advertisiment
出血的情況介於另兩種情況之間。

3、完全性前置胎盤:子宮頸內口完全被胎盤覆蓋。 初次出血大於在妊娠28周左右。 反復出血頻率高, 量較多。 有時一次的出血量即可使孕婦進入休克狀態。

發生率和年齡成正比

指妊娠28周以後, 可能會出現一種產科常見的產前出血疾病——前置胎盤。 這是由於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或覆蓋於子宮內口上而引起的。 根據文獻報導, 前置胎盤的發生率與年齡成正比, 子宮動脈的硬化也隨年齡增加而增加。

主要症狀是陰☆禁☆道反復出血

前置胎盤的主要臨床症狀是妊娠中、晚期的反復無痛性陰☆禁☆道出血。 這是因為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加, 子宮不斷增大, 子宮下段延伸, 胎盤與子宮壁之間發生錯位,

Advertisiment
也就是說胎盤與種植的部位剝離, 出現陰☆禁☆道出血。 一般來說, 第一次出血量較少, 再次出血時, 出血量會增多。

前置胎盤導致的反復陰☆禁☆道出血, 可能會導致孕婦貧血, 嚴重時還會造成胎兒宮內缺血缺氧。 貧血狀態下的孕婦, 身體抵抗力下降, 產前產後發生感染的危險大大增加。

分娩時容易發生大出血

在分娩時, 胎盤從子宮壁剝離後, 正常情況下, 產後子宮收縮, 剝離面的血竇閉合, 出血減少。 而前置胎盤時, 由於子宮下段肌纖維少, 收縮能力差, 大出血的風險明顯高於正常分娩。

當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時, 由於蛻膜發育不良, 絨毛組織在發育時, 很容易穿過蛻膜層, 植入到子宮肌層之中, 也就是發生了胎盤植入,

Advertisiment
這種情況下, 由於胎盤和植入部位不會發生分離, 孕期可能沒有陰☆禁☆道出血, 但在分娩時卻可能發生大出血。

通過B超就能基本診斷

不過, 龍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 隨著B超技術的發展, 前置胎盤在孕期基本上能夠診斷。 另外, 初產婦在進行產前檢查時, 妊娠34周以後, 胎頭仍然不入盆, 恥骨聯合上可以聽到胎盤血管雜音, 則提示存在前置胎盤的可能。

那麼, 如果萬一發生了前置胎盤應該怎麼辦呢?當孕齡較小、陰☆禁☆道出血不多時, 孕婦需要臥床休息, 醫生會開具一些抑制宮縮、止血和預防感染的藥物, 爭取延長孕周, 因為隨著子宮的增大、胎盤的遷移, 出血可能會自然停止。 在進行期待療法的同時, 應積極給予促胎肺成熟的治療,

Advertisiment
減少分娩後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的可能。 但如果一次性出血超過200毫升, 則應考慮終止妊娠, 否則對母親和胎兒的生命都有威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