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兒悄悄“溜走” 女人未知的懷孕經歷

‍ 知道嗎?女人一輩子除了正常的孕育, 很可能還有自己不知道的懷孕經歷, 也許在你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的時候, Ta就已經悄悄地“溜走了”。

網友“散步魚兒”:這月13日開始出血以為是例假來了, 沒在意!結果第四天血量突然增多, 持續到第八天還很多, 用測孕紙測出弱陽, 感覺有點害怕, 就去醫院檢查, 結果是HCG11.24, 醫生說可能懷孕了, 讓過一周再查!29日又去查, B超正常, 子宮是乾淨的, HCG也正常了, 所以醫生說是生化妊娠!什麼是生化妊娠?>>>

這位網友去了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原來懷過孕, 如果就當成普通的月經, 那也就這段孕育經歷也不會被她知道了。

Advertisiment
懷孕5周內就自然流產的, 因為出血時間與來月經時間、相差不大, 所以經常會被誤認為是月經, 如果沒有做HCG監測, 根本就不知道身體已經有過懷孕的經歷。


測孕紙顯示弱陽後又“來月經”

女人一生有多少次未知懷孕

大部分受精卵都能成功到達子宮, 但其中約有40%的受精卵無法成功著床, 能夠著床的部分, 有60%會在著床12天內死去。 受精卵即使著床成功並發育, 也仍然有20%的可能會在懷孕3個月內流產。

在人類全部妊娠中, 約75%是以自然流產而告終的, 大部分胚胎在著床以後就很快停止發育, 僅表現為月經或月經延期, 這就是早早孕流產, 也就是女性通常不知道的懷孕流產經歷, 一生究竟有多少次並不能確切統計,

Advertisiment
只有個大約的概率。

姐妹們, 如果你們在沒有避孕措施的情況下同房, 當月月經推遲, 突然月經就來了, 有可能就是自然流產(生化妊娠>>>)了。 網友“莉莉安”:我上個月22日來的月經, 昨天30日月經還沒來, 就用驗孕棒測, 有兩條杠但是顏色很淺很淺。 今天突然月經就來了, 去醫院問了醫生, 醫生會說是懷孕又自己流掉了, 我還不知道寶寶就與我擦肩而過了。

本文為原創,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並連結回www.mama.cn, 違者必究!

為什麼有些懷孕歷程剛剛開始就結束

1、遺傳因素導致的胚胎發育不良

由於遺傳因素導致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異常, 導致胚胎發育不良, 發育不良的胚胎會自然流產掉。 胚胎發育不良中, 遺傳因素占60%~70%。

Advertisiment

2、精子問題

大約有10%~15%的男性精液中含有一定數量的細菌, 為無症狀的菌精症, 這樣的精子與卵子雖然成功結合, 結合後孕婦很容易流產。


為什麼胎兒會自己“溜掉”?

3、卵巢黃體功能不好

黃體不好, 導致黃體酮分泌不足, 子宮內膜異常, 影響受精卵在子宮內的著床。

4、子宮異常

如果女性的生☆禁☆殖☆禁☆器官有問題, 也會導致胎兒自然流產掉。 子宮是受精卵發育的溫床, 如果子宮本身發育不良或者其他疾病, 會使受精卵著床發生異常, 導致流產。

5、“孕媽”受外界因素影響

女性在不知道自己懷孕的情況下吸煙(包括吸二手煙)、飲酒、接觸化學性毒物、嚴重的雜訊和震動、情緒異常激動、高溫環境等, 可導致胎盤和胎兒損傷, 造成流產。

6、媽媽疾病

Advertisiment

女性懷孕後生病, 體內感染疾病病毒, 病毒會對受精卵造成影響, 影響其發育, 會造成流產。

不想讓寶寶悄悄來又悄悄走怎麼辦

生化妊娠是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專家認為基本是不會的, 一般不會造成感染, 不必進行刮宮手術, 也不用擔心影響日後的生育。

推薦閱讀:痛苦生化妊娠後成功懷孕經歷>>>

有些渴望孩子的夫妻備孕功課做足但還是沒成功, 就一定要避免好不容易懷上又匆匆自然流產的發生, 想要避免生化妊娠, 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怎樣減少生化妊娠發生?

1、發生流產後半年以內要避孕, 待半年以後再次懷孕, 可減少流產的發生。

2、要做遺傳學檢查, 夫婦雙方同時接受染色體的檢查。

3、做血型鑒定, 包括Rh血型鑒定。

Advertisiment

4、有子宮內口鬆弛的, 可做內口縫紮術

5、針對黃體功能不全治療的藥物, 使用時間要超過上次流產的妊娠期限, 如上次是在孕3月流產, 則治療時間不能少於從妊娠開始的3個月。

6、甲狀腺功能低下, 要等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後再懷孕, 孕期也要服用抗甲低的藥物。

7、注意休息, 避免房事(尤其是在上次流產的妊娠期內), 情緒穩定, 生活規律。

8、男方要做生殖系統的檢查, 有菌精症的要治療徹底後再使妻子受孕。

10、避免接觸有毒物質和放射性物質。

對備孕很久的姐妹們來說, 寶寶自然流產的確可惜, 但從某種意義上說, 這種自然流產也未必不是好事, 如果是發育不良的胚胎, 自然流產可以減少畸形兒的出生, 如果是女性本身的條件不適合孕育, 也不能勉強胎兒在裡面發育。

關注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

也不能勉強胎兒在裡面發育。

關注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