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孕期保健>正文

胎兒宮內窘迫怎么辦

胎兒宮內窘迫怎么辦, 這個許多第一次懷孕姐妹都關心的話題。 正常胎兒在子宮內有一定的活動規律, 如果胎兒在宮內環境不良, 發生嚴重宮內缺氧, 就會表現為胎動異常。 那么, 胎兒宮內缺氧癥狀有哪些?生育健康網整理了“胎兒宮內窘迫怎么辦”這篇文章, 告訴你胎兒宮內缺氧怎么辦。

兩種不同的應對措施

一、慢性胎兒的窘迫:應針對病因, 視孕周、胎兒成熟度和窘迫的嚴重程度決定處理。

(1)能定期作產前檢查者, 估計胎兒情況尚可, 應吃孕婦多取側臥位休息, 爭取胎盤供血改善, 延長孕周數。

(2)情況難以改善,

Advertisiment
接近足月妊娠, 估計在娩出后胎兒生存機會極大者, 可考慮行剖宮產。

(3)距離足月妊娠越遠, 胎兒娩出后生存可能性越小, 則可將情況向家屬說明, 盡量保守治療以期延長孕周數。 實際胎兒胎盤功能不佳者, 胎兒發育必然受到影響, 所以預后較差。

二、急性胎兒窘迫

(1)宮口開全, 胎先露部已達坐骨棘平面以下3cm者, 應盡快助產經陰☆禁☆道娩出胎兒。

(2)宮頸尚未完全擴張, 胎兒窘迫情況不嚴重, 可予吸氧(面罩供氧), 通過提高母體血氧含量以改善胎兒血氧供應, 同時囑產婦左側臥位, 觀察10分鐘, 若胎心率變為正常, 可繼續觀察。 若因使用催產素宮縮過強造成胎心率異常減緩者, 應立即停止滴注, 繼續觀察是否能轉為正常。 病情緊迫或經上述處理無效者,

Advertisiment
應立即行剖宮產結束分娩。

胎兒窘迫的癥狀

1、生長停止

缺氧后胎兒的生長也會遲緩。 胎兒生長情況可以測量子宮底高度(恥骨聯合上方到子宮底最高處距離)得知。 正常情況下, 妊娠28周以后應每周增加1厘米左右。 孕婦可定時在家里或到醫院測量。 如果持續2周不增長, 則應做進一步檢查。

2、胎動改變

胎動是胎兒正常的生理活動, 妊娠18—20周的孕婦便可以感知。 胎動情況因不同胎兒而有別, 一般安靜型胎兒胎動比較柔和、次數較少;興奮型胎兒胎動動作大、次數多。 如果一個原本活潑的胎兒突然安靜, 或一個原本安靜的胎兒突然躁動不安, 胎動低于10次/12小時或超過40次/12小時, 則提示有可能胎兒宮內缺氧。

Advertisiment
此乃胎兒為了降低氧的消耗或缺氧影響中樞神經所致。 孕婦計算胎動可取坐位或臥位, 每日早、中、晚在固定的時間內各數1小時, 3次相加乘以4, 即為12小時的胎動次數。

3、胎心異常

正常的胎心是規律有力的, 為每分鐘120—160次, 如胎位正常, 在孕婦下腹的左側或右側即胎背所在的一側, 丈夫可借助簡單的器械聽取。 胎動減少前, 出現胎心過頻, 若超過160次/分, 為胎兒早期缺氧的信號;胎動減少或停止, 胎心少于120次/分, 則為胎兒缺氧晚期。 聽取胎心的位置應在醫生指定處, 但需注意, 若胎心正常, 則應間隔20分鐘再聽;如胎心快, 還應在沒有胎動時復聽。

孕婦一旦捕捉到以上信號, 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以便明確診斷胎兒在宮內是否缺氧,

Advertisiment
從而針對病因給予糾正, 保證胎兒順利健康地生長。

胎兒窘迫的病因涉及多方面, 可歸納為3大類。

1.母體因素

母體血液含氧量不足是重要原因, 輕度缺氧時母體多無明顯癥狀, 但對胎兒則會有影響。 導致胎兒缺氧的母體因素有:

(1)微小動脈供血不足:如高血壓、慢性腎炎和妊高征等。

(2)紅細胞攜氧量不足:如重度貧血、心臟病心力衰竭和肺心病等。

(3)急性失血:如產前出血性疾病和創傷等。

(4)子宮胎盤血運受阻:急產或子宮不協調性收縮等:催產素使用不當, 引起過強宮縮;產程延長, 特別是第二產程延長;子宮過度膨脹, 如羊水過多和多胎妊娠;胎膜早破, 臍帶可能受壓等。

2.胎兒因素

(1)胎兒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 如嚴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顱內出血等。

Advertisiment

(2)胎兒畸形。

3.臍帶、胎盤因素

臍帶和胎盤是母體與胎兒間氧及營養物質的輸送傳遞通道, 其功能障礙必然影響胎兒不能獲得所需氧及營養物質。

(1)臍帶血運受阻

(2)胎盤功能低下:如過期妊娠、胎盤發育障礙(過小或過大)、胎盤形狀異常(膜狀胎盤、輪廓胎盤等)和胎盤感染等。

閱讀了本文, 你是否對胎兒宮內窘迫怎么辦有了更好的認識, 了解更多請閱讀孕婦保健頻道相關文章。

 
 溫馨提醒:冬天來臨!各位準媽媽是否備好了過冬的衣服、如果

你正在為如何網購孕婦裝而發愁, 請不要錯過生育健康網整理的:   如果你覺的本文不錯!請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人人網 百度搜藏 更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