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育兒須知:孩子太叛逆怎麼辦

育兒並不是家長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育兒就是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與身體雙方健康的同時, 還要教育好孩子。 包括糾正他們的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 有些孩子, 年紀小小, 就已經開始叛逆了。 這樣才就下去很不好。 所以, 父母不要重視成長教育。 知道孩子叛逆怎麼辦?那麼, 孩子叛逆怎麼辦呢?

“叛逆”的孩子令人頭疼

3歲寶寶就有“牛脾氣”

鑫鑫到今年5月份剛滿3歲, 卻已經讓全家人不知所措:一向挺聽話的鑫鑫近來顯得特別不好帶:動不動就發脾氣、大哭;對於家人的要求, 他張口就說“不行”;根本無法和別的小朋友分享玩具;有時甚至還耍賴、打人,

Advertisiment
成了家人眼裡的“問題寶寶”。

6歲孩子要“染金髮”

最近, 6歲的小星把爸爸、媽媽搞得很頭大, 原因是小星嚷著要把頭髮染成金色的, “我喜歡的明星就是金色的頭髮。 ”爸媽怎麼勸阻小星也不聽, 沒辦法, 媽媽請小星的班主任老師出面講一下, 可小星就連老師的話也不當回事了, 堅決要把染髮的想法進行到底。

你所不知道的“青春前叛逆期”

什麼是“叛逆”呢?資深教育心理諮詢師黃京穗介紹說, 叛逆期的孩子主要有以下表現:似乎非常不聽話:讓他往東, 他偏往西;情緒起伏不定, 脾氣暴躁;拖延;不想和父母溝通等等。

據介紹, 在18歲之前, 孩子有三個比較明顯的反叛期:3歲左右是第一個反叛期,

Advertisiment
第二、第三反叛期分別在10歲和13歲發生, 被界定為“准大人期”和“青春反叛期。 因而, 叛逆心理不只在青春期出現, 年齡較小的孩子也有叛逆心理, 這並不是說‘叛逆期’提前了。

專家表示, 叛逆期裡的孩子雖然經常讓父母頭疼, 但其實叛逆的出現也意味著孩子的成長在加速了。 所以家長應多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 並有一個正確的心態來面對孩子的“叛逆”, 這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如何引導孩子“聽話”?

愛和耐心——— 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 特別需要足夠的愛和關注。 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尊重, 鼓勵孩子的獨立和冒險精神, 不打斷孩子說話, 不打攪孩子做事, 引導3歲寶寶的情緒能量方向。 當寶寶鬧脾氣時, 家長要主動改變環境, 用平和、耐心、陪伴的態度讓孩子在合理範圍內做限制選擇。

Advertisiment

不接招——— 家長切忌直接說“不”, 因為這個字將直接激發起孩子的叛逆心:你不讓我怎樣, 我非要怎樣。 而如果家長“不接招”, 孩子首先的反應將變成疑惑, 這就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孩子說要染金髮, 如果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可以啊, 我覺得你染金色頭髮也挺漂亮的。 ”就會首先引起孩子的疑惑:“媽媽怎麼這樣說呢?”進而開啟溝通的大門。

認清“叛逆”動機——— 叛逆只是孩子行為的表像, 其背後隱藏著的原因應該找出來。 1。 嘗試有多種可能而非單線思考;2。 證明自己有能力, 希望得到肯定;3。 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的叛逆行為來說, 其實是孩子在嘗試父母的界限, 也是孩子學習規則的過程。

Advertisiment

儘早和孩子做朋友——— 家長最遲應該在孩子4歲前和他們建立一份朋友的關係, 這將非常有助於日後的親子溝通。 不過同時, 家長也要保持權威, 讓孩子知道他需要尊重父母。 專家表示:“權威是一種力量, 父母有力量孩子才有力量。 ”不過, 家長的“權威”並不是高高在上的, 而是讓孩子知道“我可以引導你怎樣過自己的一生”。

孩子叛逆怎麼辦呢?家長要及時調整, 千萬不要讓孩子繼續叛逆下去, 這樣很不利於成長教育。 孩子的教育以及培養要從小就開始, 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