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思考:愛女問題二則

我的女兒十分可愛, 我跟她的問題, 常常叫我多動動腦筋。 也正是她的可愛問題, 叫大人多了育兒的思考。

一, 阿姨的阿姨叫什麼

一日我攜女去同學家做客, 按響門鈴後門開了, 我示意她快叫阿姨。

“阿姨好!”女兒嗲嗲的聲音立即將我那剛剛新婚的同窗醉倒。 她親熱地抱起小女在那粉嘟嘟的臉蛋上親了又親, 嘴裡還直叫她乖寶寶。 小寶寶也真不怕生地順勢就躺倒在同學的懷裡, 讓人又是喜歡又是激動;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進入客廳落坐, 女兒最感興趣的自然事茶几上的糖果和巧克力。 吃過以後她仰起小臉問我:“媽媽,

Advertisiment
阿姨是什麼人, 為什麼我要叫她阿姨?”

“哦, 阿姨是媽媽的同學, 因為她比媽媽小, 是媽媽的妹妹。 媽媽的妹妹你就該叫阿姨呀。 ”

“嗯”她低下了頭, 繼續坐著玩同學為她準備的玩具了。 看著她天真活潑的樣子, 我與同學亦開心敞懷地聊開了。

“當……!”牆上的掛鐘敲響了十一下, 已經到了十一點。 同時門鈴聲也響了, 我們均抬頭望著大門的方向, 同學起身去開門並回頭告訴我們:“是阿姨來了, 這個阿姨很準時的, 來做飯了。 ”

門開了, 進來了一個三十幾歲的外地婦女憨厚地笑著與我們打招呼, 我亦笑著稱呼她阿姨。 女兒看著進來的陌生人, 又聽到我與同學均稱呼她阿姨, 一臉的茫然, “媽媽, 阿姨的阿姨, 我該叫什麼?”

“嗯?”我想這該怎麼回答呢,

Advertisiment
此阿姨非彼阿姨。 “算了寶寶, 阿姨的阿姨你也叫阿姨吧。 ”

“不對, 不對。 阿姨的阿姨很大的, 我小人怎麼能叫阿姨呢, 肯定不對。 ”她對我的回答表示不滿。

“哦, 因為這個阿姨不是剛才那個阿姨的真阿姨, 而是我們大家的阿姨。 ”

“為什麼她不是阿姨一個人的阿姨, 是我們大家的阿姨呢?她一定是誰的妹妹呀。 ”

“不是的, 因為別人都叫她阿姨的, 這麼叫是一種稱呼。 ”

“什麼叫稱呼呢?”

“稱呼就是稱謂, 這是社會學中講到的問題……”

說話間, 手腳麻利的阿姨已經擺上了一桌飯菜, 香氣撲鼻。 “來來, 吃飯了。 ”同學招呼我們:“先別說了, 吃完飯再說吧, 小寶寶。 ”看著在廚房裡依然忙碌的阿姨, 女兒不依不饒地再一次發問:“媽媽, 我們都坐著吃飯了,

Advertisiment
阿姨她為什麼不來吃呢?”才幼稚園的你竟然提出了這麼深刻的問題, 讓媽媽好難回答呀。

二, 小要求?大要求?

春節期間, 幼稚園放假在家的女兒似乎缺少又新意的活動, 不喜歡戶外運動的她總是在家看電視和CD片。 擔心她的視力, 為了她的健康, 我不得不對她制定了一系列硬性規則:

(一)看電視必須有附加條件, 那就是吃飯得自己吃, 不要別人喂。

(二)每天看電視只有兩個時間段:一個是早餐過後, 還有一個是晚餐過後, 間隔不能太短。

(三)每個時間段看節目只能限制在電視二集, CD一片的範圍之中。

因為看電視心切, 女兒一一答應了我的要求, 幾日下來這約法三章執行得也不錯, 昨天狐狸尾巴終於藏不住了。

午餐過後女兒就纏著我:“媽媽,

Advertisiment
我有一個小要求, 你能答應嗎?”

剛想應承的我話鋒一轉:“凡是合理的要求, 媽媽都會答應寶寶的。 ”

於是女兒高興的說:“是個合理的小要求, 我想看‘天線寶寶’。 ”

“那不行, 要等晚上吃好晚飯才能看, 上午你已經看過‘西遊記’了。 ”

“啊, 這麼小的要求你也不答應, 你這個媽媽真不好。 ”女兒開始耍無賴了, “你不給我看, 我偏要看;你答應給我看, 我就不看了。 ”

“不行, 我們

倆不是定好規則的嗎?你已經答應的呀, 就要遵守。

“你這個媽媽真小氣, 人家這麼小的要求也不答應。 你提的那麼大的要求我也答應你了。 ”女兒一臉委屈。

“寶寶, 什麼叫小要求, 什麼算大要求呢?”

“寶寶我這麼小, 提出來的都是小要求。 媽媽你那麼大, 提出來的都是大要求。

Advertisiment
”說完小嘴一撅。

哈哈!我真想笑。 女兒啊, 今天你可能弄不清大要求, 小要求的細微區別, 但我一定要讓你明白遵守制定之規則的重要。

文/陳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