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育兒中爸爸的身份是無可替代的

育兒中, 不光應該只有媽媽在努力。 爸爸也不能忽視對孩子的教育。 而且, 爸爸育兒這方面, 是媽媽不能替代的。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教育, 所以缺一不可。 爸爸該怎麼育兒?這個是關鍵, 我們來好好的看看, 爸爸該怎麼育兒呢?怎樣可以既育兒又增加親子關係。

舉個例子:有這麼一位家長, 愛子心切, 但兒子迷戀網吧、夜不歸宿, 他經常給兒子練習“皮帶炒肉絲”的功夫(先是用皮帶抽打——後來的刑具是鋼絲繩、三角帶等), 有一次把兒子打得臥床半月, 遺憾的是, 孩子下了床就去了網吧!

這個家長把他的兒子交給我是2003年。

Advertisiment
這一年, 他的兒子15歲, 讀初二。 這個初二的孩子, 竟然不會熟練地背乘法口訣、不會熟練地默寫26個英文字母。 我笑著問他:你應該是班裡的“第一”吧?他笑著回答我:老師, 你判斷錯誤, 在我們班裡, 還有個人不如我, 我只是班裡的倒數第二名 !

我告訴這個孩子的父親:教育孩子不僅需要愛心, 還需要耐心、技巧。 掙錢不比教育孩子容易!你有本事掙大錢, 如果肯用心, 你也可以教育好孩子, 不讓孩子走這麼大彎路!這個孩子離開了他所在的“正規學校”, 我帶了他2年後, 他又回到“正規學校”讀了高中, 後來讀了大學。

研究者發現, 父親的參與給孩子帶來的諸多益處——包括更好的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 根據其中一個研究, 生長在雙親家庭,

Advertisiment
且父親參與度高的學生, 比那些父親參與度低的學生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績。

還有一個研究顯示, 能經常接觸到父親的幼童具有更強的好奇心和解決問題的技能, 這是因為“父親的參與似乎鼓勵著兒童對外部世界的探究, 並給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自信”。

但父親的教育不能是簡單的、粗暴的、急於求成的 !

在我接觸過的上千個“學困生”中, 95%以上都是母親操心, 找我瞭解孩子學習、交往、生活的男性家長, 不到5%的比例。 但是, 僅僅有母親關心的孩子是“缺鈣”的。

父親應該從孩子健康成長角度, 負起爸爸的責任, 教育孩子人品好、讓孩子擁有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不僅夫妻雙方都關心孩子的學習、成長, 更應該夫妻雙方協調教育孩子。

Advertisiment

不少母親在我面前哭訴: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他爸爸根本不管孩子的學習。 不少夫妻經常為教育孩子吵架、甚至打架, 我很多次被他們要求評理, 但是, 成功的次數很少。 因為, 轉化學生不難, 轉化家長太難!

有一點期望, 期望家長、特別是父親們, 每天抽出1-2個小時, 陪孩子學習、聊天、活動。 請你們別以“生活壓力、掙錢養家”為藉口, 而推卸自己的教育責任!

其實孩子對父親的要求並不高, 您給孩子一個親密的擁抱、一個幸福的微笑、一個關注的眼神、一次傾心的交談, 甚至是一次適時的批評都會讓孩子感覺到您在關注他、愛他, 孩子最怕的是您對他不理不睬。 父親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100%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 99%的母親為此操持而忙碌著。

Advertisiment

100%的孩子需要並渴望父親的愛與教導, 卻只有1%的家庭意識到父親教育的重要性。

爸爸該怎麼育兒, 希望父親不管多忙多累, 也別忘了自己做為父親要盡的責任。 畢竟爸爸是不可以替代的, 要正確科學的育兒, 讓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