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肝炎患兒的家庭護理辦法

看大小便

孩子時常腹瀉, 大便不成形, 顏色變淺, 變得像白陶土一樣;或者小便呈深黃色, 看上去像濃茶水一樣, 有時尿液沾在衣服上, 會留有黃色的痕跡……這些都是黃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狀。

看上腹部是否疼痛

孩子患有肝炎, 肝臟發生腫大時, 會表現出右上腹有隱痛或連續性脹痛感, 疼痛感在夜間尤為嚴重。 個別肝炎患兒會表現為脾臟腫大, 並伴有脾區疼痛, 常用手自覺不自覺地按撫上腹部。 發現孩子有捂肚子的動作, 細心的媽媽就要詳細問問孩子“哪裡疼”, 還要親自動手摸摸, 確定疼痛的部位。

Advertisiment

預防乃上上策

國家控制肝炎的主要策略是對兒童進行肝炎疫苗免疫。

★甲型肝炎疫苗主要用於幼兒、學齡前兒童及其他高危人群。 人血丙種免疫球蛋白主要用於接觸甲型肝炎病人的易感兒童。

★乙型肝炎疫苗已納入計畫免疫管理, 主要用於阻斷母嬰傳播和新生兒預防及其他高危人群。 各級醫療衛生單位要嚴格按照“誰接生, 誰負責接種第一針”的原則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式的要求, 確保新生兒及時接種乙肝疫苗。

醫生提醒:

兒童可經垂直傳播被肝炎病毒感染, 這一點與成人感染肝炎的途徑有所不同。 如果母親是肝炎病毒攜帶者, 其新生兒的感染率為85%左右。 因此, 為了下一代的健康, 媽媽在受孕前要檢查身體, 如果發現得了乙型肝炎必須待痊癒後才能懷孕。

Advertisiment
而身為肝炎病毒攜帶者的孕媽咪, 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 用於母嬰傳播的阻斷。

★要教育孩子做好個人衛生, 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不喝生水, 不買小攤小販的零食吃, 不共用茶杯、餐具、牙刷等, 不咬手指和手指甲, 以免病從口入。

★學校、幼稚園要定期消毒門窗、牆壁、地面以及孩子容易接觸到的地方, 孩子用的餐具要經常煮沸消毒。 甲肝病毒在100℃, 持續5分鐘的環境下不能生存。 所以, 經常沸煮碗筷是家庭消滅甲肝病毒的好辦法。

★學校、幼稚園發現肝炎患兒, 應馬上報告有關防疫部門, 並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對孩子所在的教室進行消毒,

Advertisiment
並對孩子做醫學觀察。

★家長帶孩子去公共場所, 要避免用手亂摸, 包括地鐵、商場的自動扶梯。 在外用餐的話, 最好是去衛生條件較好的飯店。

★平時加強體育鍛煉, 增強孩子的體質, 並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儘量避免給孩子使用血製品, 打針、輸液(血)要到正規的醫院。

肝炎患兒的家庭調養

肝炎患兒的治療有一定特殊性, 病情嚴重的患兒要住院治療, 在家休養的患兒要加強營養和適當的鍛煉, 幫助身體的恢復。 您不妨可以這麼做:

◆要求孩子保持每天午睡2小時, 養成固定的作息習慣。

◆孩子活潑好動, 病情稍好些就坐不住了, 家長很難控制。 可以針對孩子的特點, 多給他講故事, 也可以讓孩子適當地看些畫報、電視, 兼顧其休息與活動。

Advertisiment

◆在急性期, 孩子食欲較差時, 可以多給他吃些易消化、易吸收、富有營養的食物, 如牛奶、水果、新鮮蔬菜等, 也可以為他準備一些日常愛吃的, 如:茄汁的食物等。 飲食恢復正常以後, 要防止他進食過多, 因為吃得太雜、太多會傷及腸胃或出現脂肪肝。

◆藥物的調養方面, 一般給予多種維生素、酵母片等, 主要目的是增進食欲, 保護肝臟。 也可以服用一些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的中藥, 幫助肝功能的恢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