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聽故事答問題提高孩子注意力

下面我們結合影響注意力的原因分析, 介紹幾種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供家長們參考。

注意力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是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的準備狀態, 所以它經常被人們稱為心靈的門戶。 注意力不集中是導致孩子粗心的主要原因之一, 孩子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家長不要焦慮, 因為注意力的好壞不是先天遺傳的, 而是靠後天的培養和訓練來提高。 經過培養訓練, 注意力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 注意品質得到很好的改善, 從而減少粗心的現象, 克服掉粗心的毛病。 下面我們結合影響注意力的原因分析,

Advertisiment
介紹幾種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供家長們參考。

一、聽故事, 答問題

孩子尤其是低齡兒童都很喜歡聽大人講故事, 有趣的故事能夠吸引他們的興趣, 引起注意。 但是如果孩子只是覺得新鮮、有趣才去聽故事, 可能並不會完全地集中注意力。 如果帶著問題去聽故事, 聽完後讓他回答問題, 並試著複述故事內容, 這樣他們聽故事更有目的性, 有利於使他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故事上來, 克服粗心的毛病。

那麼怎樣針對故事提出問題呢?我們拿“龜兔賽跑”做一個例子,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隻兔子和烏龜賽跑, 而兔子過分自信, 在途中睡覺, 最後輸給了烏龜。 講故事前, 家長可以提出以下問題,

Advertisiment
如“故事的結局如何?誰贏了?”“烏龜跑得慢, 兔子跑得快, 可是為什麼這次比賽烏龜反而贏了呢?”針對不同的故事, 家長事先要準備好問題, 問題要緊扣故事的主題。 如果故事情節很簡單, 可以試著讓孩子複述其主要內容。 如果孩子不能準確回答或者完整複述, 家長也不要責備孩子, 要鼓勵他們說:“你已經做得很不錯, 下次繼續努力。 ”這樣會大大增強他們的信心, 心情愉悅, 做起事來也會更有效率。

二、大聲朗讀, 訓練注意力

朗讀就是要把書面語言清晰、響亮、富有感情地讀出來, 在大聲的朗讀過程中, 兒童的眼、口、耳、腦等多種器官同時活動, 緊密協作, 是一個複合的感知過程。 在朗讀中要連續讀一段或一篇文章, 並努力做到發音準確、吐字清晰,

Advertisiment
不添字漏字, 不斷讀、不串列, 這需要聚精會神, 全部精力都要指向和集中於朗讀內容。 如果孩子還不會認字, 那麼, 就請他跟著媽媽或爸爸來讀。

具體的方法是家長可以每天安排一段時間, 20分鐘左右, 讓孩子為家人朗讀一些文章。 文章可由家長也可由孩子自己選擇, 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文章, 內容豐富、文字生動。 家長參與到孩子的朗讀活動中, 並保持欣賞的態度而不是在監督他們的行為, 這樣孩子才能放鬆身心, 從家長那裡獲得支援, 增強自信, 從中體驗到快樂, 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 發揮最好的水準;否則, 他們會處於消極被動的狀態, 認為這是一項枯燥的任務, 有的孩子會過分緊張, 有的孩子會敷衍了事、三心二意,

Advertisiment
都達不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這種訓練堅持一段時間, 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不僅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 而且能夠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自我表達能力, 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隨著注意力的不斷提高, 粗心的現象也會減少。

三、勞逸結合, 學習遊戲兩不誤

身體不適是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一個主要原因。 孩子睡眠不足、過度勞累會導致注意力分散, 從而出現粗心的錯誤。 孩子的年齡還小, 他們的耐受性很差, 所以在集中注意力一段時間後, 需要適當休息, 保持大腦清醒, 消除大腦疲勞, 下一階段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因此, 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勞逸結合, 這樣有利於注意力的集中, 避免粗心行為的出現。

Advertisiment

我們幫助孩子安排好了作息時間以保證勞逸結合, 還要合理安排他們的學習與遊戲, 在規定的時間內分階段完成任務。 有了明確的任務, 孩子學習時就能保持緊張狀態, 才有動力。 學習一段時間或完成一定任務後, 就給予一定的獎勵, 也就是正強化。

四、學以致用, 激發興趣

要培養孩子對某一學科的興趣, 首先要加強對本學科意義的瞭解和認識。 美國近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要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方法, 是使他感到這門學科值得學習。 ”家長應該給孩子講學習某門學科的重要性, 讓他感到這門學科值得學習。 如學習數學, 不簡單是為了計算, 其他學科的學習也離不開它, 數學是物理、化學、電腦、建築等學科的基礎。 另外,現實生活中也離不開數學,小到商品交易,大到做生意、開公司,都需要和數學打交道。

家長們還要鼓勵孩子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孩子不僅鞏固了已學知識,也加深了對知識價值的認識。鼓勵孩子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去工廠、農場參觀,讓新鮮事物引起孩子們的興趣,進而將其遷移到學習上去。有的孩子很貪玩,喜歡飛機模型,家長就教導他自己動手做飛機模型。在做飛機模型過程中,家長有意識讓他去測量、計算、畫圖,這樣就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家長也可以經常為孩子舉一些知識應用於生活中的實際事例,與孩子共同探討知識的用處,會增強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要使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是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知識的不足,產生對知識的需要,還有就是要他們瞭解知識的用途,懂得一門學科的實際意義,明確學習的價值。有了學習的興趣,自然在學習過程中就會集中注意力,遠離粗心的毛病。

五、排解困擾,快樂成長

情緒困擾也是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注意力不集中,又導致了孩子粗心。因此要克服粗心,家長要幫助孩子解除情緒困擾。生活中儘管我們努力為孩子安排得妥妥當當,儘量使孩子無憂無慮。然而事實上,孩子和成人一樣面對快速發展、瞬息變化的社會,接受著成長和學習的挑戰,受到學校和家庭的壓力。他們心智還未成熟,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遠不及成人,因此在情緒上常常受到困擾。

家長要儘量避免使孩子產生焦慮。許多孩子的情緒困擾來自家長的壓力與責備。孩子害怕考試,擔心成績不好家長訓斥,為此經常心猿意馬,甚至胡思亂想,不能集中注意力。背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孩子們自然就無法專心學習。考試時,擔驚受怕,怯場暈場,思維隨之僵化,效率也就降低,更是容易出錯。

因此,家長要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優點與進步,而不要總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和不足。要擁抱他、讚美他,為他們感到自豪。當孩子犯了小的錯誤或考試成績分數不高,也不要過分指責孩子,只要指明他們存在的問題,讓他們下次小心注意就可以了。家長自己要保持積極的情緒,言行要得體,避免說一些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

六、體驗艱辛,磨練意志

意志對注意力有著重要影響,意志力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習過程的維持離不開堅強的意志,“學海無涯苦作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而意志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在後天環境中形成的。孩子的自覺性、獨立性還是比較差的,意志比較薄弱,要為他們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實際活動,通過活動進行鍛煉,挑戰自我,培養意志品質,從而提高注意力,改掉粗心的毛病。

家長不能對孩子過於溺愛,要善於把他們置於各種各樣的障礙和困難面前。當他們在活動中遇到困難時,要給予鼓勵和指導,使他經過努力克服困難,通過實踐活動磨煉出堅強的意志。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週末,帶著孩子去登山,與孩子進行登山比賽。登山比賽是一項需要意志力的體育運動,沒有足夠的毅力,就難以達到頂峰。在與爸爸媽媽的競爭中,孩子會努力克服困難,爭取第一。這樣,他們不僅磨煉了意志,同時也體會到登上頂峰的成功與喜悅。經過類似的多次訓練,孩子就學會控制自我,增強自控能力,在學習中,就會減少分心的現象。

例如參加手工製作活動,讓他們親自動手做出自己喜歡的作品。在動手做的同時,培養孩子細心、耐心和堅持到底的決心,知道只有堅持才有勝利,既培養了意志,也訓練了手眼的協調能力。

當然,家長在為孩子選擇意志力訓練的活動時,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要過於艱難,超出他們的承受能力。同時也要注意活動的安全,避免受到嚴重的身體傷害。

(搖籃網)

另外,現實生活中也離不開數學,小到商品交易,大到做生意、開公司,都需要和數學打交道。

家長們還要鼓勵孩子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孩子不僅鞏固了已學知識,也加深了對知識價值的認識。鼓勵孩子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去工廠、農場參觀,讓新鮮事物引起孩子們的興趣,進而將其遷移到學習上去。有的孩子很貪玩,喜歡飛機模型,家長就教導他自己動手做飛機模型。在做飛機模型過程中,家長有意識讓他去測量、計算、畫圖,這樣就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家長也可以經常為孩子舉一些知識應用於生活中的實際事例,與孩子共同探討知識的用處,會增強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要使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是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知識的不足,產生對知識的需要,還有就是要他們瞭解知識的用途,懂得一門學科的實際意義,明確學習的價值。有了學習的興趣,自然在學習過程中就會集中注意力,遠離粗心的毛病。

五、排解困擾,快樂成長

情緒困擾也是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注意力不集中,又導致了孩子粗心。因此要克服粗心,家長要幫助孩子解除情緒困擾。生活中儘管我們努力為孩子安排得妥妥當當,儘量使孩子無憂無慮。然而事實上,孩子和成人一樣面對快速發展、瞬息變化的社會,接受著成長和學習的挑戰,受到學校和家庭的壓力。他們心智還未成熟,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遠不及成人,因此在情緒上常常受到困擾。

家長要儘量避免使孩子產生焦慮。許多孩子的情緒困擾來自家長的壓力與責備。孩子害怕考試,擔心成績不好家長訓斥,為此經常心猿意馬,甚至胡思亂想,不能集中注意力。背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孩子們自然就無法專心學習。考試時,擔驚受怕,怯場暈場,思維隨之僵化,效率也就降低,更是容易出錯。

因此,家長要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優點與進步,而不要總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和不足。要擁抱他、讚美他,為他們感到自豪。當孩子犯了小的錯誤或考試成績分數不高,也不要過分指責孩子,只要指明他們存在的問題,讓他們下次小心注意就可以了。家長自己要保持積極的情緒,言行要得體,避免說一些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

六、體驗艱辛,磨練意志

意志對注意力有著重要影響,意志力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習過程的維持離不開堅強的意志,“學海無涯苦作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而意志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在後天環境中形成的。孩子的自覺性、獨立性還是比較差的,意志比較薄弱,要為他們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實際活動,通過活動進行鍛煉,挑戰自我,培養意志品質,從而提高注意力,改掉粗心的毛病。

家長不能對孩子過於溺愛,要善於把他們置於各種各樣的障礙和困難面前。當他們在活動中遇到困難時,要給予鼓勵和指導,使他經過努力克服困難,通過實踐活動磨煉出堅強的意志。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週末,帶著孩子去登山,與孩子進行登山比賽。登山比賽是一項需要意志力的體育運動,沒有足夠的毅力,就難以達到頂峰。在與爸爸媽媽的競爭中,孩子會努力克服困難,爭取第一。這樣,他們不僅磨煉了意志,同時也體會到登上頂峰的成功與喜悅。經過類似的多次訓練,孩子就學會控制自我,增強自控能力,在學習中,就會減少分心的現象。

例如參加手工製作活動,讓他們親自動手做出自己喜歡的作品。在動手做的同時,培養孩子細心、耐心和堅持到底的決心,知道只有堅持才有勝利,既培養了意志,也訓練了手眼的協調能力。

當然,家長在為孩子選擇意志力訓練的活動時,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要過於艱難,超出他們的承受能力。同時也要注意活動的安全,避免受到嚴重的身體傷害。

(搖籃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