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聰明父母只教孩子這8件事

大道理1:公平——遊戲時遵守規則
棘手的難題: 你和5歲的兒子正在玩那種撒色子看誰最先到達終點的遊戲, 可是他卻不按點數走, 為了自己能贏, 他把自己的小人一下子就放在了終點。 雖然你的初衷也是讓他贏, 但是你並不想對他的作弊行為加以肯定。 簡單的教導: 不要用“作弊”、“耍賴”這些詞指責孩子, 而是要告訴孩子玩遊戲時應該公平、公正, 並且給他指出他應該到達的位置。 道理可以這樣來講: “這樣走不合理, 對其他人不公平。 和我玩的時候我可以讓你這麼走, 但是當你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你這樣走他們會很生氣, 因為你沒有遵守遊戲規則。 ” 或者對他說:“你想想, 如果沒有人按規則來玩遊戲, 那結果會是什麼樣呢?” 大道理2:感激——謝謝別人的好意
棘手的難題: 你邀請朋友到家裡來做客, 朋友給你4歲的兒子帶來了一件禮物。 他打開看了一眼, 然後就把禮物扔在了一邊, 也沒說“謝謝”轉身就去玩了。 簡單的教導: 期望四五歲的孩子懂得感激還為時過早, 你的朋友很可能也明白這一點。 所以不必小題大做, 簡單講明道理就可以了。 告訴他: “你先到這兒來, 我有話和你說。 阿姨送給你一件禮物, 你卻忘記對她說聲‘謝謝’了。 ” 如果你願意先讓他去玩, 過後再講道理也行。 可以在睡覺前再提起這個話題:“在我們家裡, 無論誰收到了禮物都應該說聲‘謝謝’。
Advertisiment
”如果你的兒子告訴你他不喜歡這件禮物, 那麼你就應該告訴他:“阿姨原以為你會喜歡的, 所以才送給你這件禮物。 而且, 即便我們不喜歡別人送的禮物, 也該說聲‘謝謝’, 因為我們要謝謝別人心裡還惦記著我們。 ”
大道理3:助人——在需要時説明別人
棘手的難題: 晚飯過後, 你讓6歲的兒子幫你收碗筷。 他說累了, 拒絕幫你做家務。 簡單的教導: 首先, 要求你的孩子先坐在椅子上別動, 然後告訴他: “家裡的每一位成員都在為這個家出一份力, 使家裡更乾淨、更整潔。 你現在已經長大了, 也能夠為這個家做點什麼了。 如果你不想收拾桌子, 那麼我就列出一個清單, 寫下你能做的那些家務活, 然後由你自己來選擇你願意做哪個。
Advertisiment
” 或者對他說:“幫助別人能夠使別人生活得更輕鬆。 你還記得我幫你收拾好玩具的時候你的感受嗎?肯定和你自己收玩具的感受不一樣。 現在, 你能幫幫我嗎?” 大道理4:諒解——原諒他人的過失
棘手的難題: 你5歲的女兒辛辛苦苦地搭好了一座大房子, 沒想到被她2歲的表弟一不小心碰倒了。 面對小表弟雙眼含淚的道歉, 你的女兒堅決不原諒他, 還大聲抱怨道:“太晚了!” 簡單的教導: 允許你的女兒在原諒別人之前, 先發洩一下心中的怨氣, 然後再開始給她講明道理。 “你很傷心和氣憤, 我不會為這而責備你。 我知道你搭好這個房子很辛苦, 很不容易, 但這是一個意外。 你表弟還小, 他還不能像你一樣那麼小心翼翼做事情。
Advertisiment
”如果你的女兒仍然認為表弟是故意把她的傑作碰倒的, 那麼你就讓她回憶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時候也會無意之中把事情弄糟了, 比如把牛奶倒在了桌子上。 但是, 如果她的表弟確實是故意碰倒她搭的房子的, 那該怎麼辦呢?最好用自己的經歷來向孩子說明諒解他人的好處:“我記得, 當我接受別人道歉的時候, 我的感覺也很不錯。 你願意嘗試一下嗎?你可以說服自己原諒你的表弟, 看看你的感覺會是什麼樣的?”
大道理5:誠實——把真話告訴大家
棘手的難題: 你在孩子的褲兜裡發現了一個新玩具, 但你知道這不是他的。 你6歲的兒子辯解說這是他自己找到的。 你很懷疑, 但沒有深究。 然後你就接到了兒子朋友媽媽的電話,
Advertisiment
她委婉地詢問你的孩子昨天在他家玩的時候是不是誤拿了一個玩具回家。 簡單的教導: 在這個年齡段, 孩子清楚地知道拿別人的玩具是不對的。 所以, 可以直截了當地告訴孩子: “我剛接到某某媽媽的電話。 她說她家有一個玩具不見了, 聽起來好像是你沒有說一聲就拿走了這個玩具。 你是怎麼想的?現在是你和我說實話的時候了。 ” 如果你的孩子仍然一口否定, 那麼你就該嚴厲一些了:“偷東西是會傷害別人的。 小朋友一定不高興。 你可能感覺也不好, 因為你知道這個玩具不屬於你自己。 而且, 對自己做的事情還說謊隱瞞, 這就更糟糕了。 ”最後, 堅持讓孩子把玩具儘快還回去。 大道理6:尊重——對別人心存敬意
棘手的難題: 週末你送5歲的女兒去上語言課。 偶然間看到上課的時候,女兒手裡拿著溜溜球在不停地玩,全然不理會老師的存在。
明智的教導: 下課後,你應該把她帶到一邊,告訴她你的決定:以後不允許週末上課再帶玩具。然後想辦法使孩子對“尊重”這一概念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可以這樣對她說: “關注別人是表明你尊重他的一種重要的方式。你能用其他方法讓你的老師知道你是尊重他的嗎?” 如果你的女兒很快就明白她的錯誤了,那麼,為了加深她的理解你可以對她說:“我很高興你明白了這樣做是不對的,現在你也知道了怎樣做才是尊重他人,這太好了。” 大道理7:慷慨——樂於同他人分享
棘手的難題: 你3歲的兒子高興地抱著那罐奶奶送給他的糖果。 當你要求他拿出一塊兒你愛吃的巧克力糖的時候,他把糖果罐抱得更緊了,一臉堅決地說:“不給!” 明智的教導: 3歲的孩子還不善於與他人分享呢,尤其是糖果,就更不願意給別人了。 所以,你需要以自己的親身體會來說明慷慨的好處:“你知道嗎?當我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的時候,到最後我的感覺其實不好。但是,在我和別人分享了以後,我的感覺就很好,因為我知道是我使別人變得很高興了。你願意嘗試一下嗎?看看是不是也使你自己感覺很高興了?” 或者直接降低標準索要糖果:“為什麼不把你的糖果分給我們一起吃呢?如果你不願意把那塊巧克力糖給我,那就給我一塊其他的,怎麼樣?” 大道理8:友善——友好對待周圍的人
棘手的難題: 你無意聽到你5歲的女兒和她的幾個朋友在說她們班的同學,講的話不太好聽。 簡單的教導: 這種行為常常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所以你必須直接介入,但不要使自己的孩子陷入尷尬的境地。你可以走近這些孩子,告訴她們你無意中聽到了她們的談話,然後向她們提出一個啟發式的問題: “告訴你們一個不變的真理:就是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你們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嗎?” 或者直接問她們:“如果你們班裡有人在背後談論你的時候說的都是壞話,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偶然間看到上課的時候,女兒手裡拿著溜溜球在不停地玩,全然不理會老師的存在。
明智的教導: 下課後,你應該把她帶到一邊,告訴她你的決定:以後不允許週末上課再帶玩具。然後想辦法使孩子對“尊重”這一概念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可以這樣對她說: “關注別人是表明你尊重他的一種重要的方式。你能用其他方法讓你的老師知道你是尊重他的嗎?” 如果你的女兒很快就明白她的錯誤了,那麼,為了加深她的理解你可以對她說:“我很高興你明白了這樣做是不對的,現在你也知道了怎樣做才是尊重他人,這太好了。” 大道理7:慷慨——樂於同他人分享
棘手的難題: 你3歲的兒子高興地抱著那罐奶奶送給他的糖果。 當你要求他拿出一塊兒你愛吃的巧克力糖的時候,他把糖果罐抱得更緊了,一臉堅決地說:“不給!” 明智的教導: 3歲的孩子還不善於與他人分享呢,尤其是糖果,就更不願意給別人了。 所以,你需要以自己的親身體會來說明慷慨的好處:“你知道嗎?當我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的時候,到最後我的感覺其實不好。但是,在我和別人分享了以後,我的感覺就很好,因為我知道是我使別人變得很高興了。你願意嘗試一下嗎?看看是不是也使你自己感覺很高興了?” 或者直接降低標準索要糖果:“為什麼不把你的糖果分給我們一起吃呢?如果你不願意把那塊巧克力糖給我,那就給我一塊其他的,怎麼樣?” 大道理8:友善——友好對待周圍的人
棘手的難題: 你無意聽到你5歲的女兒和她的幾個朋友在說她們班的同學,講的話不太好聽。 簡單的教導: 這種行為常常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所以你必須直接介入,但不要使自己的孩子陷入尷尬的境地。你可以走近這些孩子,告訴她們你無意中聽到了她們的談話,然後向她們提出一個啟發式的問題: “告訴你們一個不變的真理:就是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你們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嗎?” 或者直接問她們:“如果你們班裡有人在背後談論你的時候說的都是壞話,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