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這樣養會越來越笨 父母要警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偏偏就是這樣:明明孩子資質很好, 卻被爸爸媽媽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導致喪失了自信, 別說開發智力, 就連原有的天賦都被埋沒了。

Advertisiment

我們先來看一個童話故事:

從前, 有一位萵苣姑娘, 她有一頭漂亮的金髮, 長得非常美麗。 她從小就被一位巫婆關在一座高塔上面, 巫婆每天都對萵苣說:“你的樣子很醜, 見到你的人都會感到害怕。 ”萵苣姑娘相信了巫婆的話, 怕被別人嘲笑, 不敢逃走。 直到有一天, 一位王子經過塔下, 看到了她那仙子般的美貌, 愛上了她, 救出了她。 萵苣姑娘才意識到自己原來如此的美麗。

這雖然只是一個童話故事, 但在現實生活中, 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卻偏偏就是這樣:明明孩子資質很好, 卻被爸爸媽媽的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導致喪失了自信, 別說開發智力, 就連原有的天賦都被埋沒了!

有一種“笨”是學來的,

Advertisiment
這三種方式會毀掉孩子的信心:

1、給孩子定下達不到的目標, 只會一再的傷害孩子的自信

孩子明明只是中游偏上的成績, 父母非得要求孩子考前幾名, 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安排了一堆學習任務, 孩子根本做不到。 這些家長不考慮孩子的心理和智商發展情況, 一味分派學習任務, 又不做任何講解, 結果孩子永遠不知道該怎麼學, 每次嘗試都失敗, 很少能體驗到“贏”的感覺。 這樣, 不用家長說, 他都會覺得自己很笨。

2、大量的負面暗示, 讓孩子永遠失去了自信

事實上, 很多父母都可能在無意間充當了上面故事中“巫婆”的角色。

說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頭禪, 說起時甚至帶著愛意。 可是, 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資訊。

Advertisiment
比如, 當別人誇獎孩子時, 父母會謙虛“哪裡, 我這孩子笨死了, 系個鞋帶都不會”, 望子成龍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拿孩子與別人相比, “你看人家梅梅多聰明!”久而久之, 孩子怎麼能不真心實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3、過早的知識啟蒙, 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一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 積極地對孩子進行超出其年齡階段的智力開發。 孩子雖然也能靠鸚鵡學舌的方式死記硬背下來, 但並不理解, 所以往往並未能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 反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 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 挫傷了自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你希望孩子越來越聰明、越學越愛學, 不要再盲目教授知識, 而是應該把激發、呵護、提高孩子對學習活動的興趣放到每日日程上。

Advertisiment
一旦孩子自己有興趣了, 自己都會找方法學習。

為了預防以上三種現象的出現, 對家長們有以下三個建議:

1、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當孩子獲得成功, 體驗到快樂時, 大腦裡會釋放出“腦內嗎啡”, 這種化學物質會驅使孩子很想重複這一經驗。 對孩子而言, 每一次成功, 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而這樣一次次的成功體驗, 會讓孩子信心十足, 動力十足, 自覺向下一個更高的目標邁進。

2、支持孩子探索

每一次探索都是學習的機會, 而且, 父母們不要給孩子設定太高的目標, 要為孩子找一顆矮點的蘋果樹, 讓孩子踮起腳就能達到。 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興趣。 才有學習的熱情, 才有堅持不懈的原動力,

Advertisiment
才能自覺學習並快樂著。

3、告訴孩子, 失敗了沒有關係

當孩子失敗時, 不要擺出憐憫的態度, 也不要唉聲歎氣, 更不能責駡孩子。

你要讓孩子明白, 失敗是人人都可能碰到的, 取得成功的人就是在失敗中吸取教訓, 繼續努力的。 應該說, 父母允許孩子失敗, 就是對孩子能夠成功的一種信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