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虎傷人事件的真相竟然是這樣的!

女子究竟為何在明令禁止、如此兇險的地方下車, 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了。 我們只知道在這起事件中, 女子年僅57歲的媽媽在去救她的過程中喪失了自己的生命, 這名女子也受到了嚴重的身體傷害。

身邊的朋友們在不理解這名女子的同時也紛紛對這樣的結果表示惋惜。 她在入園前已經簽了一份安全須知的協議, 如果她遵守了園區的協議、沒有下車, 或者園區的工作人員提醒後她能馬上回到車裡, 不在車外逗留那麼久, 那麼悲慘的一幕也不會發生。

或許她當時真的是因為情緒激動而沒有控制好自己的行為?還是抱有僥倖心理和駕車的丈夫換座?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

Advertisiment

脫離了當事人, 妄自揣度事件原因並無大益。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 好多事故的發生, 和“僥倖心理”脫不開關係。

常見的就是, 某些公共場合明令禁止吸煙, 可癮君子們還是在偷偷嘗試吸煙而沒被懲罰後抱著僥倖心理繼續吸煙;禁止在應急車道駕駛、停車的規定顯而易見, 可仍舊有人抱著不會被拍到的僥倖心理在應急車道駕駛;明知道三聚氰胺有毒, 還是會有人抱著僥倖心理加入奶粉裡。

更為嚴重的事件也屢見不鮮。 醉駕而導致交通事故的駕駛員因抱有僥倖心理而釀成悲劇;醫生因為抱有僥倖心理, 在值班時睡覺, 導致延誤病人治療時機而死亡;學生抱有僥倖心理,

Advertisiment
在考試時作弊甚至替考, 受到懲罰甚至牢獄之災的事件也不止一次發生。 人們就是在抱著僥倖心理而打著擦邊球, 有人說他們是玩火自焚, 也有人說他們是作死。

關於這些, 評論聽起來是有諷刺和冷漠意味的。 大部分人聽到這樣的事件發生, 會引以為戒, 提高警惕, 遵守秩序。 人們的僥倖心理暫時被雪藏, 隨著時間的推移, 事件的影響力淡化, 悲劇仍舊在上演著。 雖然有些悲觀, 但從新聞甚至是身邊, 我們曾經看到過類似的事件發生, 而且我們可能以後也會看到類似的事件上演。

那麼我們能做什麼呢?

從個人來講, 時刻保持著對自身僥倖心理的覺察很重要;從集體和社會來講,

Advertisiment
不要有僥倖心理, 從孩子開始教育迫在眉睫。

僥倖心理並不是大人的專屬, 之所以大人控制起來會很困難,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從小就形成了這種心理。

孩子的經歷、認知能力有限, 自製力不夠再加上對於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各種原因讓他們對於這個世界充滿了探索欲。 可有時候, 一些情況對於這群“弱勢群體”不全然是善意的。 登高了, 身體控制不好會摔下去;年齡小的孩子吞食了果凍可能會引起窒息;即使會游泳、在水流湍急的河裡還是會有可能發生危險。

不是威脅, 也不是危言聳聽, 倘若孩子從小就形成這種僥倖心理, 那麼很有可能這些聽說的事情就會發生, 比起讓孩子遭遇這些危險, 我們作為身心成熟的家長作出一些努力就不應該感到那麼困難了。

Advertisiment

為了讓各位家長更清晰自己調整的方向, 我分了以下幾種類型:

1、原則性不強的家長:無論是對於孩子的行為要求一直沒有規則限制, 或是規則限制會因為自己的“心情”而不一樣, 請您認清, 規矩對於孩子從來不是什麼束縛, 而是為了讓他更好得享有自由。 並且,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而不讓情緒對於規矩產生不一致的影響。

2、原則性太強而沒有同理心的家長:對孩子要求嚴格甚至於近乎冷酷。 孩子表面上服從卻沒有釋放好奇心而壓抑了自我。 請您明白, 父母不是執行裁決的劊子手, 我們要學會溫柔地對待孩子, 即使孩子犯了錯, 也要保持溫柔、讓他覺得我們不能接納的是他犯的錯誤,

Advertisiment
而非犯了錯誤的他。 另外一點也很重要:承擔的後果最好是事件的自然後果, 比如中午不好好吃飯, 饑餓就是自然後果, 而再去額外給懲罰顯然是不能讓孩子在心裡認可的;即使是帶有懲罰意味的人為後果也應該讓孩子明白和理解。

3、不平等的家長:對於孩子提出了要求而自己卻不能做到。 請您相信, 父母行為對於孩子的影響遠遠大於言語的影響,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沉迷網路和手機, 那請您放下手裡的手機, 幫他找到除網路和手機以外更有吸引力的活動。

4、替代孩子承擔責任的家長:有時候為了讓孩子免于“受苦”, 爸爸媽媽選擇幫他們承擔一些後果比如孩子誤傷了其他小朋友, 家長卻急著去道歉;孩子玩兒過玩具後, 家長幫他收拾整理等等事件。看似我們在幫孩子,實則讓孩子混淆了自己的責任。所以,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永遠抱著僥倖心理讓別人替自己承擔後果的人,請讓孩子去承擔事情的後果吧!

溫柔、平等、一致而捨得讓孩子承擔後果,這就是是給家長的幾點建議。

當然,除此以外,老虎傷人事件發生了,我們還要告訴孩子懂得珍惜生命、不遵守秩序才讓這位年輕的媽媽受重傷,而讓她自己的媽媽失去了生命。

並且,請您告訴孩子關於老虎傷人事件的真相:我們要遵守這個世界已經既定的規則,這些規則不是束縛,而是為了讓自己和他人能夠活得更舒服。闖一次紅燈而安全通過,看似節省了時間,可是卻助長了破壞規則的僥倖心理,這樣的心理會釀成危險的行為,讓我們承擔嚴重的後果。

家長幫他收拾整理等等事件。看似我們在幫孩子,實則讓孩子混淆了自己的責任。所以,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永遠抱著僥倖心理讓別人替自己承擔後果的人,請讓孩子去承擔事情的後果吧!

溫柔、平等、一致而捨得讓孩子承擔後果,這就是是給家長的幾點建議。

當然,除此以外,老虎傷人事件發生了,我們還要告訴孩子懂得珍惜生命、不遵守秩序才讓這位年輕的媽媽受重傷,而讓她自己的媽媽失去了生命。

並且,請您告訴孩子關於老虎傷人事件的真相:我們要遵守這個世界已經既定的規則,這些規則不是束縛,而是為了讓自己和他人能夠活得更舒服。闖一次紅燈而安全通過,看似節省了時間,可是卻助長了破壞規則的僥倖心理,這樣的心理會釀成危險的行為,讓我們承擔嚴重的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