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羊水的問題,出生後吐羊水怎麼回事

圍繞分娩還有個方面不大容易引起注意, 但一旦有問題常常會是大問題——羊水。

一、什麼是羊水?

通俗講, 羊水是胎兒的尿液。 會有我們所熟知的尿的味道嗎?不會, 是因為媽媽幫胎兒將尿液中的廢物排掉了。 胎兒小便占羊水的80%, 另外15%來自胎兒的肺, 還有約5%來自胎盤和胎兒皮膚等。 胎兒將羊水吞咽下去, 然後排出小便, 這是羊水的迴圈。

二、羊水的作用

羊水作用很多, 它起到緩衝的作用, 避免胎兒受到外力的傷害;保暖的作用;它能夠讓胎兒肢體自由活動, 促進其發育;它能避免臍帶受到擠壓發生缺氧;它能幫助胎兒預防感染;更為重要的是,

Advertisiment
它與肺排出的液體交換, 維持肺膨脹, 這是肺發育的重要推動因素;它含有許多生長因數, 是腸道發育的重要因素;此外, 它的味道促進胎兒嗅覺發育, 出生以後, 嬰兒仍然會熟悉這個來自媽媽的獨特味道。

三、羊水的問題

羊水多、少、異味或者胎糞污染, 都預示著胎兒存在一些問題。 分娩時必須對羊水進行檢查。

1、羊水太多:

1)妊娠期糖尿病, 胎兒血糖比較高時, 會有利尿作用, 產生的小便比較多。 當然這是理論上, 可能還有其他所不知道的原因。

2)雙胎:比較獨特的例子是單絨毛膜雙羊膜囊雙胎(同卵雙胎的一種)的一種併發症, 一個胎兒羊水過多, 另一個胎兒羊水太少。

3)遺傳性疾病:比如唐氏綜合征。

Advertisiment

4)胎兒異常:例如胎兒不能吞咽羊水或吞咽能力不足, 見於消化道梗阻或神經發育異常。

5)胎兒貧血或胎兒水腫:見於嚴重的溶血問題。

6)還有些找不到原因。 產前發現這種問題, 產科醫生一般會進行相應的檢查, 查找原因。

2、羊水太少:

對於羊水太少的嬰兒, 新生兒科醫生常常會擔心肺和腎臟發育問題, 特別是早產兒。 另外羊水太少失去了對胎兒的保護, 會影響胎兒發育。

1)胎膜早破:出生前胎膜已破, 羊水漏出, 當然就會少了。

2)胎盤問題:如胎盤早剝(部分), 對胎兒供應的營養減少, 胎兒產生小便也就少了。

3)媽媽存在的一些疾病:慢性高血壓、子癇前期、糖尿病和紅斑狼瘡等。 嬰兒胎盤供應胎兒的營養減少。

4)多胎:同前。

5)胎兒異常:羊水主要來自胎兒的小便,

Advertisiment
如果有腎臟的異常, 或者泌尿道梗阻, 會很早出現羊水過少。

6)宮內生長受限:嬰兒營養、氧氣、迴圈不足等, 都會影響胎兒產生小便的量。

3、羊水異味:

通常意味著存在宮內感染, 常常有胎膜早破。

4、羊水顏色異常:

1)羊水發綠或者發黃, 一般意味著胎兒有胎糞排出, 稱為羊水胎糞污染。 大約10%的妊娠在分娩前後會有羊水胎糞污染, 主要原因是缺氧、感染、過期產等, 導致肛門括約肌鬆弛, 排出胎便。 短暫缺氧時孩子會屏住呼吸(就像人在潛水時不會呼吸一樣, 稱為潛水反射), 引起的胎便排出並不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但長時間缺氧時胎兒可能會產生喘息樣呼吸(就像溺水), 將含有胎糞的羊水吸入到肺內,

Advertisiment
導致胎糞吸入性肺炎。

因此出生時, 新生兒科醫生會判斷嬰兒是否活躍, 絕大多數活躍的嬰兒沒有缺氧或者僅有短暫的缺氧, 發生吸入的風險很低, 一般不需要進行治療;當然也有例外。 不活躍的嬰兒(出生時不哭, 膚色暗, 鬆軟)則表明缺氧時間較長, 吸入胎糞的風險很高, 需要立即氣道內清理, 然後進行復蘇。 絕大多數嬰兒吸入的程度比較輕, 初步的清理加上後面進行呼吸治療, 孩子都能康復。 產房內復蘇只能將大氣道內的胎糞清理出, 已經吸入到肺深部的胎糞無法排出。

在所有胎糞污染的新生兒中, 大約30%可能發生胎糞吸入性肺炎, 這是非常嚴重的新生兒肺部疾病。 嚴重而廣泛的胎糞吸入會導致重症肺炎和缺氧,

Advertisiment
導致嬰兒死亡。 所以, 所有羊水胎糞污染的分娩都會有新生兒科醫生參與, 嬰兒出生後都會送新生兒科監護。

2)血性:見於胎盤早剝或者子宮破裂等出血情況。 宮內輸血的胎兒, 或者接受有創檢查或治療者, 羊水可以呈暗紅色。

3)其他顏色:有時候分娩前破水時, 會發現流出的羊水有特殊的顏色。 一般需要注意, 是否為染上了護墊或者周圍物件的顏色。

四、出生後吐羊水

嬰兒出生後由於胃內殘留羊水, 可能會在生後24小時內吐羊水。 吐出羊水呈無色粘液狀, 量比較少。 如果羊水胎糞污染或者血性羊水, 還會吐出黃綠色或者紅色, 需要與消化道梗阻或者出血性疾病鑒別。 大量嘔吐也需要醫生判斷是否存在疾病。

吐羊水會不會誤吸到肺裡?正常嬰兒在咽部受到刺激時的反應是屏住呼吸, 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的。如果有吐羊水,注意側頭防止誤吸,將口腔清理乾淨即可。

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的。如果有吐羊水,注意側頭防止誤吸,將口腔清理乾淨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