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羊水栓塞有多危險?

說到“羊水栓塞”, 大多數的人都是一知半解或莫名其妙, 但是這個名詞卻令所有婦產科醫師聞之色變, 甚至不願意去談論它!因為“羊水栓塞”是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且總是出其不意的發生、幾乎無法預防。 這到底是什麼狀況?又該如何儘量避免與搶救呢?

過去, 針對胎兒組織或羊水進入母體的研究很少, 而發生疑似“羊水栓塞”的臨床案例也很罕見, 因此要做一個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是幾乎不可能的。 由於缺乏有效可信的研究資料, 以往我們可能認為“羊水栓塞”主要的導因是由於胎兒的羊水跑到媽媽的血管或體內,

Advertisiment
進一步使得血管或者是肺部換氣的功能受阻, 而引發窒息及休克的現象。

但是, 近幾年來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發現, 與其說是羊水堵住了媽媽的血管或肺臟, 不如說是羊水或是胎兒身上的組織進到媽媽體內之後引發的一系列免疫反應, 而導致的嚴重過敏休克現象。 所以, 臨床上“羊水栓塞”的症狀與過敏性休克幾乎無異, 例如低血壓、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症、心肺衰竭、發紺、凝血異常、抽筋及支氣管收縮等等(依照發生的比例由高而低排列, 其中低血壓是100%會發生的)。 在媽媽發生上述的症狀同時, 幾乎100%會發生胎兒窘迫現象。 因此, “羊水栓塞”發生時, 不只是影響母親的生命, 同時也會大大地危及胎兒的預後。

Advertisiment

根據1995年美國《婦產科醫學雜誌》的論文指出, 發生“羊水栓塞”之後, 母親的死亡率是61%, 且死亡的時間大多介於發生栓塞後30分鐘至之後的2個月內, 而存活下來的患者也大多受到永久性的神經損害。 至於在發生“羊水栓塞”之後胎兒的死亡率則是21%, 主要是因為搶救的時間提早且較快速地將胎兒娩出(大多在15~40分鐘之間), 然而不幸的是, 存活下來的寶寶卻只有一半在未來的日子裡沒有任何的神經功能損傷。 由以上的資料可知, 當發生“羊水栓塞”時, 大部分的母親與胎兒將不可避免地承受極大的生命損失。

“羊水栓塞”如何避免

既然“羊水栓塞”是一個無情的殺手, 那麼, 有沒有預防的方法?或是可以避免的危險因數呢?

Advertisiment

依據婦產科醫師的觀察及臨床醫學研究都指出, 以目前的科技及對“羊水栓塞”的認識, 並沒有有效的預測方式或預防之道。 然而, 有一些相關因數卻是可以及早提高警覺的, 例如:

懷多胞胎;

產婦年紀較大;

剖腹生產方式;

以器械介入之協助性生產(真空吸引或產鉗);

子癇症(妊娠毒血症);

羊水過多;

前置胎盤;

胎盤剝離;

生產時子宮頸裂傷;

子宮破裂;

胎兒窘迫症等危險因數。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羊水栓塞有什麼典型臨床表現?

    羊水栓塞大多發病突然,病情兇險,變化急驟。分娩過程中,尤其在破膜後或胎兒娩出前後不久,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嗆咳、呼吸困難、紫紺、休克等臨床症狀,這時應疑為羊水栓塞。如繼續表現為播散性血管內凝血體征(即... [詳細答案]

  • 1回答

    羊水栓塞有什麼臨床表現?

    羊水栓塞發病時較兇猛,常來不及作實驗室檢查患者已經死亡,因此要早診斷早治療,所以需熟悉發病誘因和臨床症狀。很多病例在發病時常首先出現寒戰,煩躁不安,咳嗽,氣急,發紺,嘔吐等症。如羊水侵入量較少的話,... [詳細答案]

  • 1回答

    羊水栓塞有哪些症狀?

    羊水栓塞大多發病突然,病情兇險,變化急驟。分娩過程中,尤其在破膜後或胎兒娩出前後不久,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嗆咳、呼吸困難、紫紺、休克等臨床症狀,應疑為羊水栓塞,快速給予處理。如繼續表現為播散性血管內凝... [詳細答案]

  • 1回答

    羊水栓塞發病早期的表現是什麼?

    羊水栓塞發病早期的表現是產婦突然出現呼吸困難、發紺。急性肺水腫時有咳嗽、吐粉紅色泡沫痰、心率快、血壓下降甚至消失。少數病例僅尖叫一聲後心跳呼吸驟停而死亡。緩慢型的呼吸循環系統症狀較輕,甚至無明顯症狀... [詳細答案]

  • 3回答

    分娩期羊水栓塞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辦?

    羊水栓塞常見的發病原因有胎膜早破、宮縮過強、急產、子宮頸裂傷、剖腹產等。因為分娩時宮頸內膜常有裂傷,破膜後胎頭下降可阻止羊水外溢,隨著子宮收縮造成官腔內壓力,有可能將羊水擠入裂傷的官頸內膜靜脈,進入...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