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寶寶買這些麵條,就是浪費錢+沒營養!

寶寶長到4~6個月時就要添加輔食了, 輔食中含有完整的營養元素, 常見的輔食多為米粉、泥糊狀食物和一些家制食物。 隨著寶寶的成長, 飲食中也將逐漸加入固體食物, 而相比其他主食, 麵條因口感軟爛, 深受媽媽和寶寶的喜愛。

但是問題來了, 寶寶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麵條嗎?市場中種類繁多的麵條, 又該怎麼給寶寶選擇呢?

日常生活中, 媽媽在給寶寶煮麵條的時候, 多是用大人們平時吃的面, 細心些的媽媽也只不過做些簡單的處理, 比如, 將麵條切得更碎一些, 煮的更軟爛一些, 湯裡多加入一些蔬菜,

Advertisiment
少放鹽等, 但其實這些還不夠, 寶寶吃成人的普通麵條, 不能滿足寶寶自身需求的營養。

寶寶的營養需求與成人大不相同

無論是超市里買的還是在家製作的麵條, 其重要原料都是小麥麵粉, 但普通麵條當中由於並無添加, 其主要作用只是供應能量, 維持平時活動的能量平衡和供給。 但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 對營養物質需求量很大, 所以常吃大人吃的普通麵條, 無法滿足寶寶生長發育迅猛期對營養的需求。

寶寶的消化能力不及成年人

寶寶從7個月開始, 胃蛋白酶開始發揮作用, 所以為了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開始逐漸添加固體食物, 但成人吃的普通麵條對於孩子來說, 還是有些過硬。

寶寶的消化器官還未發育健全,

Advertisiment
消化液分泌不足, 酶的功能也不完善, 腸胃功能還比較脆弱, 常吃普通麵條, 營養成分無法充分吸收, 還可能會損傷腸胃, 引起腸胃不適、胃功能紊亂等症狀。

普通麵條中含鈉量過高, 不適合寶寶

自家製作的麵條沒有這點顧慮, 只要在製作過程中, 不添加鹽就成。 但是從超市購買的麵條就可能無法避免了。

普通麵條在製作加工過程中, 會往麵團中加入很多鹽, 保持口感增加麵條彈性和韌性, 吸引消費者購買, 但寶寶每天飲食中並不需要那麼多鹽, 1~6歲的孩子每天食鹽量不超過2克。 鹽分與寶寶將來的身體健康存在很大聯繫, 所以超市購買的普通麵條不適合寶寶食用。

所以, 給寶寶購買麵條就要挑選“寶寶專用”了。

Advertisiment

寶寶專用麵條和普通麵條相比, 從外形、原料、營養、含鹽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更適合寶寶營養需求和咀嚼。

① 營養更全面

雖然麵條無論哪種, 主要成分都為小麥麵粉, 但是寶寶專用麵條會根據嬰幼兒發育需要添加維生素、礦物質、鈣、蛋白質、鋅等營養元素, 還可能會加入促進腦部發育的DHA、ARA, 所以營養成分更全面。

若是媽媽打算在自家製作麵條, 可以在和麵時融入蔬菜汁, 但每次由於融入的蔬菜種類單一, 肯定做不到營養均衡, 這就需要其他飲食來添補了, 如雞蛋羹、水果泥、魚肉泥等, 或者直接攝取營養劑, 比如鈣片、魚肝油。

② 更易於寶寶消化

寶寶的專用麵條大多是用中筋麵粉或低筋麵粉製作成的, 煮起來較普通麵條更軟爛,

Advertisiment
更適合寶寶的腸胃, 幫助寶寶更易消化。

③ 含鹽量少, 減少腎臟器官負擔

正規廠家生產的寶寶專用麵條是經過嚴格把控的, 在製作過程中會降低鹽和添加劑的使用量, 所以會比普通麵條更適合寶寶食用。

但大白媽媽的鐵杆粉大概會疑惑, 因為之前大白媽媽寫過一篇文章, 論述有些兒童食品的不靠譜之處→超市里賣的“兒童食品”, 到底有多扯! 兒童食品該如何選擇, 媽媽們可以點進來看一看。

對於兒童食品, 我還是那句話:不要被眼花繚亂的“兒童專用”迷了眼, 選購時要仔細看營養標籤和成分表, 判斷其是否名副其實。

對於含鈉量多少, 完全可以從成分表中獲取, 很好認, 因為鈉是被規定必須標注的成分之一。

Advertisiment
只要按照每天食用的量折算一下, 再參考對比便可知道鈉的攝取量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各年齡段寶寶對鈉的需求如下:

1歲以下的寶寶每天需要鈉<400mg

1~3歲寶寶每天需要鈉700mg

4~6歲寶寶每天需要鈉900mg

雖然不能說大品牌的商品絕對健康, 但不正規廠家出售的食品不健康指數高這點毋庸置疑。 一些小作坊門面很小, 為了減少成本, 會用色素冒充雞蛋、蔬菜、雜糧等顏色, 這種麵條肯定不能購買。

而超市中售賣的各種各樣的麵條, 比如雞蛋面、蔬菜面、營養面, 這些不同的面當真加入了新鮮蔬菜或雞蛋了嗎, 並不一定。

雞蛋面

雞蛋面是眾多麵條中銷量最大的一種, 很多人認為其中必加入了雞蛋, 營養豐富, 但其實不然。

用雞蛋製作掛麵, 要求很高,放置時間久了就會產生異味,還很容易變質,所以為了增加保質期,一般雞蛋面會用蛋黃粉來代替雞蛋。

蛋黃粉雖然更易保存和運輸,但營養成分大打折扣,所以雞蛋面並不會像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富有營養。

但是在自家製作的雞蛋面就不會存在這個顧慮,因為在家製作無需保存那麼多天,幾乎是當天做當天吃,所以加入雞蛋也不會產生異味。

蔬菜面

蔬菜面的品種很多,香菇、菠菜、芹菜、番茄琳琅滿目,佔據了掛麵區不小的面積。但正如蘋果汁的營養不如蘋果,經過打汁、和麵、乾燥後的蔬菜面,營養也不如蔬菜價值高,維生素幾乎損失殆盡,保留下來的只剩下素材的顏色、味道和極少量的營養了。

“精”粉麵條

所謂的“精”粉麵條,就是比如綠豆精粉、玉米精粉、精緻綠豆粉等這類的麵條,這種就不要購買了,因為把食材打磨成粉已經損失了很多營養,精磨更是剩不下什麼了。

營養麵條

營養麵條就是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各類營養成分,如鈣、碘、鐵、鋅等,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購買這類麵條。

另外,若媽媽看到配料表中羅列的添加劑太多,或者特地標注了調味料包的話,最好不要購買,因為裡面會含有特別多的鹽分和增味劑,雖然口感好,但著實不健康。

所以,若媽媽對超市里的麵條都不放心,還是在家裡親手製作更好,在面中加入各種食材,可以均衡營養。最後我教給媽媽們一個製作高顏值手工營養面的方法,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開來看看→顏值超高的有機手工營養面,手把手教會你!

要求很高,放置時間久了就會產生異味,還很容易變質,所以為了增加保質期,一般雞蛋面會用蛋黃粉來代替雞蛋。

蛋黃粉雖然更易保存和運輸,但營養成分大打折扣,所以雞蛋面並不會像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富有營養。

但是在自家製作的雞蛋面就不會存在這個顧慮,因為在家製作無需保存那麼多天,幾乎是當天做當天吃,所以加入雞蛋也不會產生異味。

蔬菜面

蔬菜面的品種很多,香菇、菠菜、芹菜、番茄琳琅滿目,佔據了掛麵區不小的面積。但正如蘋果汁的營養不如蘋果,經過打汁、和麵、乾燥後的蔬菜面,營養也不如蔬菜價值高,維生素幾乎損失殆盡,保留下來的只剩下素材的顏色、味道和極少量的營養了。

“精”粉麵條

所謂的“精”粉麵條,就是比如綠豆精粉、玉米精粉、精緻綠豆粉等這類的麵條,這種就不要購買了,因為把食材打磨成粉已經損失了很多營養,精磨更是剩不下什麼了。

營養麵條

營養麵條就是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各類營養成分,如鈣、碘、鐵、鋅等,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購買這類麵條。

另外,若媽媽看到配料表中羅列的添加劑太多,或者特地標注了調味料包的話,最好不要購買,因為裡面會含有特別多的鹽分和增味劑,雖然口感好,但著實不健康。

所以,若媽媽對超市里的麵條都不放心,還是在家裡親手製作更好,在面中加入各種食材,可以均衡營養。最後我教給媽媽們一個製作高顏值手工營養面的方法,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開來看看→顏值超高的有機手工營養面,手把手教會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