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紙尿褲最好和布尿布交替使用

紙尿褲的使用

紙尿褲的使用

紙尿褲最好和布尿布交替使用

布尿布透氣、吸水, 一般濕了就能及時得到更換, 從而保持寶寶屁股的乾爽, 減少尿布皮炎的發生, 防止糞便中的細菌經過尿道而引起尿路感染。 一般做布尿布最好用柔軟淺色而吸水性好的棉布或舊床單、舊棉毛衣褲。 做好後, 在使用前要進行清洗消毒, 用開水燙或者直接煮沸。 當然, 使用布尿布也有它的缺陷, 由於需要勤換, 所以會影響母親晚上的睡眠, 不利於產婦產後恢復。 使用紙尿褲的寶寶, 如果排尿後不及時更換尿布, 局部潮濕和尿液中的鹽分可刺激寶寶臀部皮膚而引起尿布皮炎,

Advertisiment
導致皮膚發紅甚至潰爛。 雖說紙尿布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透氣性, 但與布尿布相比還差得很遠, 因為排出來的尿都在尿布裡面。 因此, 最好兩種尿布輪流使用, 比如白天用布尿布, 晚上用紙尿布;白天外出時也用紙尿布, 兩種尿布搭配使用, 不但照顧了寶寶的健康, 又兼顧到家長的休息, 減輕了經濟負擔。

不能武斷地認為是因為使用紙尿褲才發生尿布疹。 尿布疹發生的原因很複雜, 主要有:寶寶大便後紙尿褲內溫度高, 由於溫度上升, 產生潮熱氣, 將皮膚泡脹, 產生尿布疹;被泡脹的皮膚因紙尿褲的摩擦、大小便等刺激, 及容易損傷皮膚。 產生尿布疹的原因不是單一的,

Advertisiment
在多數情況下, 與寶寶的健康狀況, 季節變化等諸多因素有關。 為防止尿布疹的發生, 要及時更換紙尿褲, 特別是在便後, 要用溫水仔細清洗寶寶的屁股。

紙尿褲使用有講究

紙尿褲不可過厚過緊。 因為尿布過厚影響皮膚散熱, 夏季嬰兒易出汗, 加之尿布被尿液浸濕、很易引起尿布炎。 還有, 如果把尿布包得過緊, 則不易透氣, 下肢活動受限, 也易摩擦大腿內側, 嬰兒皮膚薄嫩、很易擦破皮膚造成感染。 尤其是女嬰尿布過緊還易引起女嬰外☆禁☆陰炎和尿道炎。

換紙尿褲要及時。 嬰兒的尿中常溶解著一些身體內代謝產物的廢物, 如尿酸, 尿素等。 尿液一般呈弱酸性, 會形成刺激性很強的化合物。 吃母乳的孩子大便呈弱酸性, 吃牛奶的孩子大便呈弱鹼性;吃母奶的孩子大便會稍微稀一點,

Advertisiment
吃牛奶的孩子大便會稍幹一些。 無論是幹便、稀便, 或者是酸性、鹼性物質對寶寶的皮膚都具有刺激性, 如果不及時更換紙尿褲, 嬌嫩的皮膚就會充血, 輕者皮膚發紅或出現尿布疹, 嚴重還可能腐爛、潰瘍、脫皮。

寶寶屁股出現皮疹時要停止使用紙尿褲。 有的紙尿褲會引起寶寶皮膚過敏, 出現皮疹, 這時應立即停止使用, 可以換另一個品牌或用尿布。 此時應將寶寶臀部清洗乾淨, 然後塗上凡士林油、氧化鋅軟膏或尿疹膏, 有助於保護皮膚, 不受潮濕的影響。 有的爸媽喜歡在換紙尿褲時塗上一些爽身粉, 但其實一旦尿濕後, 爽身粉就不起作用了, 況且爽身粉可能被寶寶吸入造成危害。

Advertisiment

大約1歲半到2歲之間, 大多數寶寶會明顯表現出樂於接受大小便訓練的跡象, 這也是寶寶放棄紙尿褲的信號。 當寶寶懂得了東西看不見了並不等於不存在時, 就是他們樂於接受大小便訓練之時。 這時候的寶寶樂於學習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的任何技能, 並且喜歡這方面的成就所帶來的表揚;他們的感官技能也有所增強, 能更加清楚地感覺到自己是否想排便, 並且會用某種表情、動作加以表示;寶寶的活動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了, 已經能夠自己取下尿褲;他們的智力也比較成熟, 能夠明白爸媽對他們的要求。 而且非常願意證明自己已經像個“大人”了。

嬰兒紙尿褲能夠穿多久

育嬰專家警示, 孩子紙尿褲不離身,

Advertisiment
長大後會造成膀胱儲尿功能降低。 因為穿上紙尿褲的孩子即使尿床, 也不會感覺難受, 當然也不會有憋尿時的緊張感。 這就造成孩子的膀胱儲尿功能得不到鍛煉, 想尿就尿, 沒有自控能力。

正在學習走路的孩子最好減少使用紙尿褲。 因為小孩的腿是胖乎乎的, 硬硬的紙尿褲夾在小胖腿中間, 走起路來會磨腿。 這樣, 孩子會劈開腿走路, 時間一長對孩子腿形發育很不利。

常用紙尿褲還會讓家長忽略對孩子大小便的觀察。 通過大小便的顏色、形狀、氣味等可以反映出孩子身體的健康狀況。

孩子6個月以前可以在夜晚使用紙尿褲, 既讓家長省心又能讓孩子睡個踏實覺, 因為很多寶寶尿濕尿布後都會醒來, 直接影響睡眠品質,不及時更換容易造成尿布疹,因此,專家建議,為了嬰兒的睡眠品質和健康,夜晚最好使用紙尿布。白天儘量使用純棉布的尿布,勤換洗。1歲以後最好讓孩子脫離紙尿褲,逐步教會孩子如何自己上廁所。

直接影響睡眠品質,不及時更換容易造成尿布疹,因此,專家建議,為了嬰兒的睡眠品質和健康,夜晚最好使用紙尿布。白天儘量使用純棉布的尿布,勤換洗。1歲以後最好讓孩子脫離紙尿褲,逐步教會孩子如何自己上廁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