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糾正自閉症兒童行為的原則

第一、要設法去理解為什麼孩子行為特別。

孤獨症兒童的行為, 雖然常常看上去稀奇古怪異乎尋常, 但它的背後總有一種具體的、合乎邏輯的原因, 記住這一點是很有幫助的。 意思是說, 這只不過是一個殘疾兒童面臨著他無法懂得的複雜情況所做出的簡單反應。

行為矯正方法的研究, 表明孩子們往往會重複在過去導致獎勵的行為, 而停止不受獎勵的行為。

第二, 在同一個既不能說話, 又不能懂得很多的孩子打交道時, 至關重要的是選擇時機, 使你能立即做出反應去獎勵或阻止。 最好是採取行動來防止不良行為,

Advertisiment
或者, 如果辦不到時, 則在這種行為一開始時, 立即採取行動, 這比聽任孩子做某種調皮或危險的事, 而事後去懲罰他們, 可能更行得通。 看來, 要是他已經有了去做被禁止的事情的樂趣, 懲罰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許多父母發現, 他們的孩子在做了某種錯事之後, 並沒有被拍一巴掌所嚇住。 他們甚至會發笑或者興高采烈地期待這一巴掌作為某種行為的例行後果。 心理學家說, 奇怪的是在這種情況下, 這一巴掌起到了獎勵的作用。 另一個問題是, 對言語理解很差的兒童, 很容易搞不清楚他們的父母表示不贊同的理由。

第三, 你做出反應的方式, 應當容易為孩子所理解。 用談話的方法去防止一個孤獨症小孩打破玻璃窗,

Advertisiment
是根本無效的。 對著他大聲喊叫, 也許最初會使他分心, 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 他就會習慣於此。 如果窗戶打破後你生氣了, 而且非常明顯地表露出來, 這樣做可能會產生與你原來的意圖背道而馳的效果。 一個並不懂得狂怒含義的孤獨症小孩也許會認為, 憤怒的父母是一件有趣而令人興奮的事, 因而他受到的是鼓勵而不是阻攔。 要是在他安安靜靜時, 把他一個人留在那裡;而當他出了亂子時, 就成了大家注意的中心, 這時這種情況尤其可能發生。 更有效的辦法是在窗戶打破之前, 就採取行動, 抱住他, 把他弄開去。 這樣做有其優點, 可以就勢變成擁抱, 或者撓癢癢的遊戲, 或者去做無論什麼你知道孩子喜歡做的事。
Advertisiment

某些行為是無法預期或防止的。 毫無理由地突然發出一陣尖叫, 就是很好的例子。 這時, 最好的辦法是不去理睬他。 只是在他停止做你希望防止的事情時, 才去照顧他。 在這種情況下, 你是通過你的興趣和注意去獎勵他。 而這種獎勵只有當他不再沉湎於令人不快的行為時, 他才能得到。

重要的原則是, 如果你要改進孩子的一般行為, 你應當幫助他找到積極的、建設性的事情去做。

第四, 你的反應應該保持一致

要是你有時候去阻止一種問題行為, 而另一些時間則放任寬容, 這樣的效果似乎比根本不採取行動還要糟些。 人們普遍發現, 前後不一致的方法比過分嚴格或過分寬容所產生的困難更多。

Advertisiment
可是始終一致是難以辦到的。 最好是決心就最重大的行為問題採取堅定的立場, 而不去管那些並不特別不方便的行為問題。 這種妥協會產生適當鬆弛的氣憤, 也能讓孩子認識到, 存在著種種限度, 他不能超過這些限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