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立秋後緣何腹瀉還愛纏上寶寶?

立秋到了, 到醫院兒科就診的腹瀉小病號增多。 秋季腹瀉目前處於散發狀態, 雖然還沒有大規模來臨, 但是入秋後是寶寶腹瀉發病率開始升高的時期, 而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寶寶秋季腹瀉的多發季節。 因此, 年輕的父母此時別忘了幫寶寶做好預防腹瀉措施。

Advertisiment

誘發寶寶立秋腹瀉的內外原因

寶寶拉肚子是一個消化道綜合征, 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尤以夏秋季節為多見。 夏季的腹瀉以細菌性消化道內感染造成的腸炎、痢疾為多見;而秋季腹瀉則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腸炎多見, 也就是秋季腹瀉。

發生腹瀉的內因是, 寶寶胃腸道發育不夠成熟, 酶的活性較差, 但營養需要相對較高, 腸道負擔重。 同時嬰兒時期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腎功能均未成熟, 調節機能較差, 免疫功能也不夠成熟, 因而寶寶易患腸炎。

秋季腹瀉的外因是,

Advertisiment
主要由於輪狀病毒感染, 致病微生物可隨污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寶寶消化道,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人工餵養兒。 餵養時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經過消毒或消毒不佳, 就有感染的可能, 此外, 病毒還可以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秋季腹瀉表現為:感染病毒後, 可潛伏1~3天。 在消化道症狀出現前, 約20%~30%寶寶先有上呼吸道症狀。 起病突然, 多數患兒最初是發熱, 體溫可達38℃至40℃, 多合併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流鼻涕、打噴嚏、鼻塞、微咳、咽部不適等), 有嚴重水樣腹瀉和嘔吐。 嘔吐多出現在腹瀉之前, 持續2至3天。 腹瀉持續較久, 腹瀉初期1至2日內即排出水樣便, 大便稀薄、色淡, 有時呈白色米湯樣或清水樣便, 黏液少, 很少腥臭味。 患兒多有嚴重口渴及明顯的煩躁,

Advertisiment
一般有輕度或中度脫水。


寶寶腹瀉不必驚慌

傳統的觀點對急性腹瀉採用禁食8—12小時, 甚至24小時的饑餓療法, 這種令“胃腸道休息”的治療方法是錯誤的。 許多研究表明, 即使急性腹瀉時, 寶寶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並未完全消失, 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仍可達到正常的60—90%。

Advertisiment
較長時間饑餓, 不僅不利於寶寶營養的維持, 尤其原有營養不良者其營養狀況更進一步惡化, 還影響腸黏膜修復、更新, 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 使免疫力下降, 反復感染, 最後導致“腹瀉-營養不良-易致腹瀉”的惡性循環。 處於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照常吃奶;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先喂稀釋牛奶2—3天, 以後逐漸增至全奶;半歲以上的寶寶應應該進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例如米粥、麵條等, 還可給些新鮮果汁或水果以補充鉀。 但如果吐瀉嚴重最好短時禁食, 待吐瀉好轉後再逐漸恢復飲食。

寶寶秋季腹瀉引起的脫水90%以上屬於輕度和中度脫水, 僅10%屬於重度脫水。 對急性腹瀉併發輕中度脫水寶寶, 治療首選高效又價廉的口服補液鹽進行口服補液療法,

Advertisiment
起到防治脫水的作用。 靜脈輸液只用於中重度脫水的患兒, 需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使用。

在給孩子治療的同時, 家長還要精心護理好孩子。 寶寶在拉肚子的初期要記錄好大便次數、大便量和每天餵食的量, 向醫生反映。 要保持寶寶口腔和皮膚清潔, 及時換尿布。 每次寶寶大便後用溫水沖洗臀部, 防止尿布疹及繼發感染。 注意居室空氣流通, 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觸病兒, 防止交叉感染。 恢復期要重視營養, 飲食中要逐漸增加易消化的食物。 保持環境清潔, 防止繼發其他感染。


治療寶寶腹瀉的食療食譜推薦:

一、蘋果泥

材料:蘋果,鹽。

製作:蘋果切塊,搗成果泥後食用。每天食蘋果泥2—3次,每次30—60克。也可取蘋果一個洗淨切碎,加鹽0.8—0.9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湯,分2—3次飲用。

功用:適用于6月齡以上小兒。蘋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並含有鞣酸,具有收斂作用,適宜于小兒腹瀉症。

二、胡蘿蔔汁

材料:鮮胡蘿蔔100克,鹽。

製作:取鮮胡蘿蔔洗淨切碎放入鍋內,加鹽3克、適量水,煮爛後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

功用:有健脾消食作用。

更多資訊,請點擊——立秋節氣


治療寶寶腹瀉的食療食譜推薦:

一、蘋果泥

材料:蘋果,鹽。

製作:蘋果切塊,搗成果泥後食用。每天食蘋果泥2—3次,每次30—60克。也可取蘋果一個洗淨切碎,加鹽0.8—0.9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湯,分2—3次飲用。

功用:適用于6月齡以上小兒。蘋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並含有鞣酸,具有收斂作用,適宜于小兒腹瀉症。

二、胡蘿蔔汁

材料:鮮胡蘿蔔100克,鹽。

製作:取鮮胡蘿蔔洗淨切碎放入鍋內,加鹽3克、適量水,煮爛後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

功用:有健脾消食作用。

更多資訊,請點擊——立秋節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