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竊喜孩子終於上了幼稚園?你呀,還是輸得太年輕

別傻了, 等你們兩口子滿垃圾箱找廢紙箱破罐子爛瓶子半夜三更做手工的時候就知道了。

幼稚, 天真, 你會畫畫嗎?會做手工嗎?會做點心嗎?會組織活動嗎?會編導節目嗎?會唱歌嗎?會~~~~嗎?

帥哥奶爸突然對人生產生了懷疑, 跑來問我, 以後的日子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還在想以後, 還是先應付眼前吧, 現在最需要擔心的是明天早上怎樣面對那個哭得像豬頭一樣就是不上幼稚園的寶貝, 那場面會跟生離死別一樣。 問題是這只是開始, 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運氣好的大概一星期半個月, 如果你家的是個敏感的寶寶,

Advertisiment
那可能要一個月甚至一年半載也是它呀。

霏寶入園第二天在幼稚園門口一直哭到開飯了, 幾個老師連拉帶拽又抱又哄給弄進教室, 只聽見一個撕心裂肺的聲音哭喊著“媽媽你要第一個來接我啊!第一個來接我!第一個呀!……”聲音由近及遠, 慢慢被湮沒在一片哭聲裡, 教室裡所有的小朋友都在哭。

幼兒新入園出現分離焦慮症是普遍存在的, 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

反抗階段

——嚎陶大哭, 又踢又鬧。

失望階段

——仍然哭泣, 繼繼續續, 動作的吵鬧減少, 不理睬他人, 表情遲鈍。

超脫階段

——接受外人的照料, 開始正常的活動, 如吃東西, 玩玩具, 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分離焦慮還會引起生理上的應激反應, 長時間焦慮,

Advertisiment
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 很容易感冒、發燒、肚子疼等等,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入幼稚園一周左右會生病的原因。 心理學家認為, 分離焦慮如果比較嚴重的話, 會降低孩子智力活動的效果, 甚至會影響其將來的創造力以及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如何讓孩子在短的時間內穩定情緒, 愉快地來上幼稚園呢, 爸爸媽媽要陪伴他們一起克服。

入園之前

讀一些關於幼稚園的書, 比如《我愛幼稚園》和《湯姆上幼稚園》之類的, 讓他明白上幼稚園裡是怎麼一回事, 遇到問題應該怎麼辦。 一定要帶著孩子去幼稚園參觀、參加活動, 讓孩子熟悉並喜愛上那裡。 帶霏寶參加幼稚園活動時老師給小朋友一些小餅乾, 幼稚園大廚自己做的,

Advertisiment
霏寶非常喜歡, 吃了兩份, 然後為了吃到美味的小餅乾, 她就在四所備選的幼稚園裡選擇了這家。

剛入園時

可以讓孩子自己帶上一個最喜歡的玩具, 如娃娃、小熊等, 在陌生的環境中, 可以給寶寶一種安慰和溫暖, 讓孩子感到家的氣息。 霏寶上幼稚園的第一天, 我親了一下她衣服上的小海豚, 告訴她, “小海豚身上有很多媽媽的吻, 如果你想媽媽了, 就摸摸它, 就能得到媽媽的吻。 ”結果放學時小海豚都被摸黑了, 因為太想媽媽了。

寶寶回家後

家長要儘量多跟他玩玩、抱抱他、親親他、和他們進行交流, 讓他充分釋放壓抑了一天的情感, 交流中要注意多問一些正面的話題, 如在幼稚園裡有什麽高興的事啊, 和小朋友們玩過哪些好玩的遊戲啊,

Advertisiment
講一講班裡有意思的故事。 總之, 一定要讓他體會到:爸爸媽媽是愛他的, 因為無論什麼心理問題都能被好多好多愛治癒。

千萬別信什麼“讓他哭幾天, 習慣了就好了”的鬼話, 因為他不哭了並不是不焦慮了, 可能是家長失望了或是感覺已經被拋棄了。 朋友的四歲的女兒剛上幼稚園時表現得特別安靜乖巧, 但是只要回到家就纏著父母, 頻繁地確認“媽媽(爸爸), 你愛我嗎?”外面有個響動就擔心發生意外災難, 會使自己與父母失散, 媽媽下樓去扔垃圾, 她問了爸爸42遍“媽媽是不是去醫院了!”, 因為提心媽媽生病而失去媽媽。 還曾經有“過來人”告訴我, 孩子剛入園那幾天媽媽要對他冷淡一點, 潛臺詞是讓他在家裡感受不到溫暖,

Advertisiment
就會覺得上幼稚園好好啊。 這是親媽嗎?這是要逼孩子離家出走嗎?

其實除了幼兒, 家長也會在孩子剛入園時表現出焦慮。 霏寶第一天上幼稚園, 目送她進了教室, 我當時的感覺就像失戀一樣, 心裡空空的, 哭得稀裡嘩啦。 一整天我做什麼都沒心思, 呆坐在電腦前看她的視頻(幼稚園有即時的視頻, 家長可以看到孩子在幼稚園裡的情況), 要是她跑到攝像頭的死角裡, 我就緊張得恨不得把頭伸進電腦裡看。 霏寶姥姥更是誇張, 在幼稚園門口蹲了一上午, 聽到娃哭就覺得是自家娃哭的, 然後腦補各種娃被老師虐待的畫面, 自己吧嗒吧嗒掉眼淚。

不過, 一個禮拜後我們就都釋然, 聽到學校說延遲放假心裡會樂開花!現在放暑假, 天天數著日曆期待著開學!這好像也不像親媽的作為啊,那就傷感一點,“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天天數著日曆期待著開學!這好像也不像親媽的作為啊,那就傷感一點,“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相關用戶問答